“养老”也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黄艳此前说,很多老小区存在养老、抚幼、物业等公共服务缺失的问题,尤其是很多老旧小区老龄化程度非常高,老年人特别需要电梯,这是居民呼吁很久的事。她还提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需要顺应群众意愿,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等服务。
可以说,养老事业未来发展的好与坏,将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站在更大的背景下,“十四五”规划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服务政策的利好东风也在不断吹来。此前的2020年年底,国务院正式出台我国养老服务监管领域第一份全国性指导意见。
对与民生、居住紧密相关的房地产行业来说,养老服务是万亿级别的新产业。高力国际预测过,到2025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尽管目前国内养老产业供需关系仍不平衡,但据统计涉足养老产业的地产企业早已超过100家,成为了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近些年来,他们中有的专注文旅康养地产,有的钻研智慧养老投资建设养老医院,还有不少企业投入金钱和人力物力在养老领域开展更深度地融合创新。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有不少来自房地产行业的委员和代表聚焦房地产行业参与养老服务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正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欧宗荣在提案中表示,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品质,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建议全面建立开放、公平的社区养老服务市场,放宽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广泛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念沙对此同样关心。他建议,要完善政策体系化设计,加强多环节执行和落地;支持养老行业降本增效,增强“造血”能力;支持“三位一体”中国特色养老模式发展。
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委员和代表,以及来自基层社区、护理行业等领域的委员和代表们,也提出了非常多具有建设性又充满现实意义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建议,推动老年人数字化服务尽快纳入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推动智能技术适老场景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共同助力智能技术适老的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