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养老的“三张床”,哪一张是“我”的?

当然,北京也不落后,2019年,选择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试点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迄今已有3200张。

“家庭照护床位”离不开养老服务机构。在北京,筛选出的养老服务机构要根据协议明确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频次、服务收费、权利义务、风险责任分担机制、争议纠纷解决途径等,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辅具支持、心理服务、居家安全协助等服务,并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护理技能提升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享受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老年人所享受的服务,可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范畴,提供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免费体检、预约转诊、开具长处方等服务。

符合家庭病床条件的,可申请开设家庭病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家庭病床规定进行管理,提供医疗服务,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实时结算。

资料图。吴鹏泉摄

谁能申请?如何申请?

从全国情况看,目前申请了“第三张床”的老人们多是已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由外界提供长期照护服务。

在北京,文件明确指出:具有北京市户籍居家生活并经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确定为重度的失能老年人或重度残疾老年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可扩展到中度失能老年人。

文件中所称重度残疾老年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视力、肢体残疾老年人或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残疾老年人。

有意愿建立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服务对象或其代理人,可向常住地所在民政机构公布的养老服务机构提出申请,原则上应就近选择服务机构。

养老机构将根据需要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使居家环境能基本满足重度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残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条件,并安装必要的紧急呼叫、智能穿戴、智能感应、远程监控、信息传输等设备,推动居家服务向智能化、互联网化、数字化发展。

探索纳入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保障范围

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北京的民政部门、签约养老服务机构要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公示投诉受理和处理的方式及程序,畅通投诉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服务对象及家属反映的问题。

在北京,北京民政部门指出,有条件的区可以探索将高龄且独居老年人、中度失能老年人纳入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服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