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存有时间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
其中,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是指80周岁以上空巢独居老年人,或60~79周岁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的空巢独居老年人。
时间银行志愿者以青岛市社保卡为载体,开设专门的时间银行账户,以小时为单位进行存储。
目前,青岛市为开展试点的市南区、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的80岁以上城镇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每周免费发放4个小时的服务时间,可供服务对象发布服务需求。
今年,青岛市民政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各区(市)要于今年4月底前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工作队伍并完成培训,于5月份开始进行时间银行常态化数据考核,市民政局将每月通报考核情况。今年各区市服务对象数量共计10184人,志愿者人数为12692人。
不仅青岛,全国已有不少城市都开启了这项互助养老模式,具体怎么实施,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让我们来看一看。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南京市出台方案,从市一级层面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
同时,为保障服务兑现,南京还设立了“时间银行”专项基金,每年由财政拨款1000万元,其余由慈善总会向社会募捐。
这笔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服务本市80周岁及以上空巢独居老年人,60~79周岁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空巢独居的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以及化解“时间银行”的运行风险。
如果志愿者因离开本市需注销银行账户,基金还可按照上一年非全日制小时工工资标准的10%给予一次性奖励。
目前的设计里,“时间银行”志愿者服务时间存储上限为1500小时,超出部分自动转入“公共时间池”,这些公共时间会发放给符合政策的老人。
志愿者捐赠给“公共时间池”的服务时间,未来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用于获得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或社会力量给予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