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多支柱,养老更踏实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多支柱,养老更踏实

“养老钱”从哪儿来?怎么筹?这关系到每个人的晚年幸福。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什么样?未来发力重点是什么?将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每个月的养老钱又涨了!”今年以来,已有江苏、山东、甘肃、福建等多个省份和地区上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养老金连年上涨,惠及上亿退休人员。

“现在缴纳的企业年金,退休后都能变为真金白银的养老收入,福利不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近年来减税降费等举措推开,一些企业将节约的成本化作企业年金福利,让员工感受到实打实的利好。

“商业养老保险怎么样?自己能不能再多准备些养老钱?”几年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也让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个人主导的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保险成为人人牵挂、家家关心的问题。而近年来政策的不断丰富完善,也让更多养老选择进入人们的视野。

据了解,国际上普遍采用国家、单位、个人养老责任共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在中国,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在发挥的功能方面各有侧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本报记者表示,第一支柱的目标在于确保国民基本养老收入、防止老年贫困,是财政兜底的底线保障;第二支柱目前主要面对拥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人群,目标是增加员工养老收入;第三支柱是市场化的自主的养老选择,目的在于加强自我保障能力,通过长期投资增加养老储蓄。

经过多年稳定发展,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被认为是重要历史性窗口期,将对完善养老体系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