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什么养老方式最热门:欧洲流行异地养老,美国讲究层次差别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1-04-15
|
4734 次浏览
|
分享到:
编者按:中国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已达2.6亿多,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潜力巨大,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强调,欢迎外国企业参与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外国企业能给中国市场带来怎样的养老理念?在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有哪些热门产品和服务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环球时报》驻外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 丰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潘秋辰
酒店式老年公寓是近年欧洲热门的养老方式。荷兰生命公寓基金会旗下的生命公寓养老项目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环球时报》记者曾到鹿特丹的生命公寓采访过。它位于当地一个热闹的住宅区,对社区居民开放。公寓设计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身体特征,采用无障碍设计,例如:厕所门均按照能放入一张床的尺寸设计等。即使失智、失能老年人也可以方便地使用公寓内的各种设施。
生命公寓建筑内部有一个中庭,连接公寓走廊,便于大家交流。中庭内还有酒吧、餐厅、超市、美发沙龙等服务设施。平时,这里还可以组织很多活动,创造 “泛家庭”氛围。
生命公寓按照入住老年人生理特点大致划分为三个区域:完全不能自理区域、半自理区域、自理生活区域。完全不能自理区域主要面向失智、失能老年人,可以得到特别护理。半自理区域的老人多患有老年疾病,在医护人员帮助及引导下,保持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理生活区域不支持对老年人的过度护理,而是注重引导和激发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自主生活。生命公寓采用企业主导模式运营,住在这里价格不菲,每月费用在5000欧元以上,但可以获得一定的政府补助。
相比较而言,北欧的自助合住养老更为经济。这种养老方式是在普通公寓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专门为老年人使用的公共设施,老年人可以单独住一间公寓,也可与其他老人合住。坐落于芬兰赫尔辛基的“家园港湾”就是这种模式。其建筑内完全无障碍,轮椅可畅行无阻。除了63套舒适的公寓房间,这里还配备了装备齐全的公用设施,如DIY工坊、健身房、图书与棋牌室、桑拿房等。住户除了要打扫自己的公寓房间,还要结队组成家务组,轮流打扫社区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