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震惊!2600人、7亿养老金被骗只是冰山一角

快速到来的老龄化,带来最大、最直接、最深刻的问题就是老人养老。中国传统上的养老模式是依赖家庭和子女,所谓的“养儿防老”。但随着社会转型以及家庭结构和模式的变化,中国的养老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而且,现在的城市子女一般自己买房不和父母同住,这无疑给中国老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养儿防老”逐渐失灵的今天,老人们只能越来越倾向于社区养老,老年人抱团住在养老院、老年公寓这些地方。

其次,由于商业养老机构的成本等原因,养老困境引发了“集体焦虑”。

和大众认知里的朝阳产业又不一样,养老院实际上是一个不怎么赚钱的行业。

2016 年,北京大学人口所乔晓春教授以北京为样本调查发现,北京超过60% 的养老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哪怕是经营状况良好的养老院,也只是保本微利,利润率多在5%-10%。

这背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全国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只有50%。

有养老行业的人表示:对于养老机构来说,只有当一个养老院的入住率超过60%同时失能老人的费用翻倍,这个养老院才能勉力维持运转,不致亏损。

以北京为例,如果老人生活能够自理,并且找到关系,大概需要5000元一个月的费用,才能较短的时间内排队入住一个普通的公办养老院;如果后期出现失能,费用上涨至10000 元。

一方面是无法负担的养老院费用,另一方面是养老机构的难以盈利。

对于企业来说,投资养老产业不光是累活,还是重活。

养老机构、医养社区都是重资产项目,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中部某省一家社区养老服务公司负责人透露,行业做得好的养老机构利润也只有 7% 至 10%,养老机构资本投资回收期一般需要 8 年以上,实现盈亏平衡需要 3 年以上。

为了引导资本进入这个行业,2012 年开始,民政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同时,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和政策倾斜,2018 年底取消养老机构的行政许可,降低审批门槛。不可否认,监管的放宽,也给后来的“爆雷”埋下了伏笔。

面对目前我国老龄化危机和养老困境,商业化养老机构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期待,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进一步发展社区养老模式来替代部分过去的家庭模式似乎已经成为最后的选择。

写到这里,尚还年轻的貌貌不禁沉思:我该如何安全的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