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江苏、湖南、安徽三省组织养老护理工作队 赴武汉相关养老机构开展工作



央广网武汉3月20日消息(记者肖源 左艾甫)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80岁以上失能、失智的高龄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一度面临着危急的局面。这家福利院就在华南海鲜市场斜对面,院里一度出现了确诊病例。人员、物资奇缺的时候,民政部紧急商请江苏、湖南、安徽三个省,组成了118人的养老护理支援队,驰援武汉。

3月19日,江苏省支援武汉的老年护工团队队员蒋萍到武汉整整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她需要照料三位老人,其中703床的张爷爷患有重症肌无力。蒋萍告诉记者:“他是一个重症肌无力的老人,每天去交接班的时候,我喊‘张爷爷,我是小蒋,我来接班了’,他不会发出任何声音,眼睛也不会眨,而是瞪得大大的。之前他喝中药还会吸,现在都不会了,因为他四肢都是僵硬的。这两天吃东西,只能拿勺子一点一点去喂,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又怕他呛着。”

外人听起来,不过是蒋萍的自言自语。但蒋萍却坚定地说,这是她和张爷爷的对话,“包括洗脸、擦身、更换尿袋、喂他吃饭,我都会告诉张爷爷我在做什么。我是把他当作一个正常人来看的,因为我想让他知道他是被人尊重的。”

有医师资格的蒋萍,是江苏一家民营养老机构九如城集团的员工。2月20日她和同事们一起来到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的时候,尽管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些恐惧的她,却成为老人们眼里的“不安全因素”。蒋萍说:“我看到的情况是,每个老人都封闭在自己的楼层中,可能情绪状态不是特别好,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有一些恐惧。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是安全的,我们是外来的人,觉得我们会把一些病毒、病菌带给他们。消杀方面,可能他们的护理员比较少,而且在这边已经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老人的照顾,还有其他工作都不是特别到位。”

武汉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冯云说,的确,江苏省的老人护理团队前来支援的那一天,武汉市社会福利院里,数得着的护理团队,在人员、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已经坚守了至少28天。当时在院的600人,构成是这样的:近300名失能或失智的高龄老人、近200名特困供养和优抚对象,以及关闭离汉通道时还在武汉的本院护工。近300名失能、失智的高龄老人,基本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基础性疾病。一度,院内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让本来就不乐观的老人照料工作,雪上加霜。

2月19日,民政部的一份紧急文件,放在了与武汉共饮一江水的湖南、安徽、江苏三个省民政厅的案头。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养老服务保障处处长田固说:“为了缓解武汉市部分养老机构因为疫情引发的一线护理人员的短缺,民政部根据湖北省和武汉市民政部门的请求,经报告国务院的联防联控机制,商请江苏、湖南、安徽三省政府,组织了三支共118人的高水平养老护理工作队,以及大量的防护物资,赴武汉相关的养老机构开展工作。同时我们也指导湖北省内,组织了四支50人的队伍来跨地区支援。”

收到这份紧急文件的第二天晚上,江苏省56人的支援团队就抵达武汉,他们支援的机构就是华南海鲜市场斜对面的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说:“机构的规模都很大,住院的老人很多都是高龄老人,也靠近华南海鲜市场。由于前期整个武汉的疫情背景,起初医疗物资紧缺,也存在着交叉感染,风险还是很大的,院里也有确诊的病例。由于前期的封闭式管理、护理员不能返岗等因素,工作人员比较奇缺,同时消杀、隔离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

江苏省的支援团队带来了专业的护工、带来了防疫技术支持,也带来了奇缺的防护物资。冯云说,这就是“雪中送炭”,“我们现在全部采取的是单人单间、密接隔离、进出消杀。到现在我们已经做了7次全员核酸检测,从第5次就‘清零’了,在院的还有在隔离点的全部都‘清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