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北京发布《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以下简称《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包括7方面27条,重在坚持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结合北京实际,实施一批精准高效、操作性强、务实管用的举措,助企纾困、恢复发展,更好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据了解,本市鼓励各区对防疫措施落实得好、保供稳价贡献大的重点保供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安责险”参保企业免费延长保险期限1个月,对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等企业新投保或续保下浮10%费率。对于重点保供企业纳入“白名单”的配送和工作人员,按政府防疫要求开展的抗原、核酸检测予以免费。
落实降低服务业小微企业担保费率至0.5%、提高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首贷贴息比例至40%,鼓励金融机构为餐饮等企业定制低息信贷产品、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对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的北京地区文旅企业项目免收挂牌费。对受疫情影响突出的行业加大帮扶力度。除了对符合条件的传统零售、商业等企业给予奖补帮扶外,进一步扩大了帮扶对象范围,对经民政部门备案且按照防疫规定实施封闭管理的养老机构、养老驿站给予最高6个月运营补贴,对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减半收取2022年机构管理发展资金或租金,对受疫情影响暂停举办且年内继续在京举办的展会项目给予一定比例防疫和场租补助。
稳定增加汽车消费。鼓励本市乘用车置换新能源小客车,出台促进二手车流通的措施。为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全市年内将建成不少于2万个充电桩,各区力争建成不少于2座换电站。壮大数字消费。广泛开展绿色节能消费活动,新纳一批电子类商品型号进入绿色节能消费券适用范围;7月还将启动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北京数字消费节。扩大服务消费。下半年,将密集推出惠民文化消费季、体育消费节等活动,推出一批“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和骑行、体验游线路,支持各区年内落地1至2个沟域项目,还将发放京郊旅游住宿消费券,组织发放体育优惠券、体验券,推出红色观影季、京郊寻美、特色市集等文化活动。今年优先完成2000户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大力支持市场主体跨界经营,加速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消费新场景。对全年网络消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予以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奖励。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引导平台发放便利店、美容美发等消费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