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多家新冠检测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有人欢喜有人愁

金域医学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较少,预计同比增长46.33%-58.61%,净利润预计为15.5亿元-16.8亿元。

华大基因、乐普医疗等业绩下滑

有人欢喜有人愁。在多家新冠检测企业披露预喜时,也有企业今年上半年业绩预计同比下滑。

其中,华大基因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8亿元-7.2亿元,同比下滑33.7%-46.59%。业绩下滑主要是新冠相关业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较高基数有所下降以及经营投入增长所致。

乐普医疗同样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减,报告期内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2.08%13.81%,同比预减20%-30%。去年上半年,乐普医疗新冠检测相关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为37%,今年上半年下滑至9%,新冠检测相关业务营收同比下滑80%,毛利率更是大幅度降低。尽管乐普医疗常规业务营收预计实现同比约18%的增长,但依然无法填平新冠检测业务大幅下滑留下的“坑”。

随着核酸检测试剂产品集采的推进,国内市场的核酸检测产品利润大幅缩减,从2020年最初的200元/人份,降至广东牵头的19省联盟集采价3.2元/人份,即便国内市场常态化检测持续,高利润时代却已经一去不复返。

尚未发布业绩预告的之江生物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提及,新冠核酸检测产品的测试数大幅增加,受集采影响,产品利润下降,核酸检测试剂的利润已经很小。公司利润来自核酸检测试剂、提取试剂和设备,提取以及设备是希望能做增量的地方。因常态化筛查,之江生物二季度出货量依然很大,设备出货量比较快。因为新冠检测试剂集采导致的产品毛利下降,之江生物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8.07%。

东方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常态化核酸检测有望带动医药产业链的发展。核酸检测作为常态化新冠疫情筛查的有力工具,2020年-2022年间获得快速发展,国内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132亿元,同比增长9.1%。据CBinsights预测,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6亿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疫情的反复和常态化核酸检测需求旺盛,促使企业加强研究,并不断提高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全国对于核酸检测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促使企业不断完善相关生物技术平台,国内分子诊断水平在新冠疫情后获得显著提升。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