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推广智慧消费场景。支持本市企业积极开展智能办公、智能家居、移动智能终端等产品的优惠促销活动。鼓励企业为保障性住房和疫情防控设施提供智能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应用场景建设。引导电信企业持续开展办公和家用网络提速降费,持续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将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在消费类门店等公共场所推广加装皮基站和宽带扩容,提升手机信号覆盖率,预计增强点位达到5万个。(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市通信管理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11.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支持企业拓展“互联网+”消费新场景,打造“北京消费”新品牌,对全年网络消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予以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奖励。7月起,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推动餐饮市场有序复苏。引导平台发放便利店、美容美发等消费券,提高生活服务行业“触网”率,激发社区商业活力。鼓励企业面向参加抗疫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群体,给予电子产品、信息消费、休闲度假专属折扣消费礼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12.壮大直播电商消费。鼓励直播电商平台企业在本市注册成立科技研发、市场运营等区域性和功能性总部法人主体,在人才引进、证照办理等方面给予便利。将直播电商领域急需紧缺职业列入本市2022年度相关人力资源目录。鼓励汽车、智能电子消费品等生产企业开展“工厂直播”,组织首发、首店等特色直播,探索依托综合保税区开展跨境电商直播促销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区政府)
四、扩大服务消费
13.提倡高品质文化消费。7-10月,广泛开展第十届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实施百千万自媒体创作者计划,推出红色观影季、京郊寻美、特色市集、图书消夏夜等400余项活动。实施文化消费促进行动,对文艺表演、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创产品、互联网文娱消费平台、文化消费新业态等六大领域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予以重点扶持,按照其惠民力度和销售额给予总量不超过5000万的市场补贴。(责任单位:市文资中心、市财政局)
14.促进京郊旅游休闲消费。6月下旬至8月中旬,组织开展京郊休闲游活动,发放旅游住宿消费券,鼓励市民京郊错峰休闲度假。推出消夏延庆、休闲密云、品酒房山等10个“北京微度假”目的地,打造21条“漫步北京”文旅骑行线路,推出10条“二十四节气”主题游线路和10条“京郊之夏”精品农事体验游线路。鼓励生态涵养区出台支持精品民宿、帐篷营地等相关政策,支持各区年内落地1-2个沟域项目,推出5-10个适合市民家庭夏季周末休闲的帐篷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