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一般是指政府鼓励个人向专门的账户进行缴费,个人依据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选择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以积累养老金资产的制度安排。
2022年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其中规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以选择一家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开立或者指定,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机构指定。
“个人养老金构成了个人养老需求的核心,银行一旦获得了用户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意味着该客户的养老金融相关各种服务都有可能在这个银行来开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个人养老金账户成为银行兵家必争之地是正常的。”11月14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养老金账户具有唯一性,且其作为一个专用账户,享受税收递延优惠,有一定的封闭期,是重要的养老保障支柱。
曾刚认为,除了老年客户外,部分青年客户的加入,也为银行与青年客户建立长时间的金融服务关系创造了条件,“随着青年客户养老金的不断缴存,其投资管理需求也越来越大,银行在给这些客户进行养老金咨询、养老偏好沟通等过程中,也给自己创造了极大的金融服务潜在空间。”
同时,作为养老理财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募基金也在加快布局养老产品。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有20余家基金公司密集公告,对旗下养老目标基金增设个人养老金投资专属Y类份额,并进行管理费和托管费五折的费率优惠。
在各机构角逐竞力的市场环境中,银行处于怎样的市场地位?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陈元律师分析认为,银行居于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的中枢地位,备战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既是服务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也是抢占个人客户,增加个人存款来源和财富管理的重要内容。
曾刚认为,下一步,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将会围绕自身客户的需求,不断完善自身养老理财产品,除了银行自有的养老储蓄产品,还可以代销公募基金、保险机构的产品,从而围绕个人养老金账户,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