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
迄今获批的个人养老金基金众多,并且不少养老FOF基金仍在申报路上。
自2018年8月首批养老目标基金核准以来,我国的养老FOF数量稳步增加,规模持续扩大。
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养老FOF规模为945亿元。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养老FOF共188只(A/C类合并为一只计算)。
根据11月4日证监会发布的《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目前拟纳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的产品须为最近4 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 5000 万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 2 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
天相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 9 月 30 日,共计有 137 只基金满足规模要求,45 家管理人有符合个人养老金投资要求的在管产品。
其中,养老FOF基金产品管理数量最高的是华夏基金,共9 只, 目前这9只基金已全部获批成为个人养老金基金。
不少基金公司旗下有多只个人养老金基金获批,比如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各有8只产品获批。
并且,各家基金公司还在积极发行养老FOF产品,为未来参与到个人养老金业务竞争中所进行的提前布局。
比如,四季度以来又有4只养老FOF新成立。
此外,11月4日,证监会发布了对14只养老目标FOF的批复。永赢基金、英大基金、易方达基金、兴全基金、天弘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创金合信基金等13家公司报送的关于募集养老目标持有期FOF申请得到了准予注册的批复。
谁能胜出?
个人养老金基金业务即将开闸,谁能胜出?怎么胜出?
从业绩来看,已经成立的养老FOF,有不少产品有较好表现。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下同),有5只基金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华夏养老2045三年A为12.73%(成立3.59年,总收益51.77%),嘉实养老2050五年为12.45%(成立3.55年,总收益49.69%),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A为11.30%(成立4.09年,总收益53.11%),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A为10.50%(成立3.51年,总收益40.38%),嘉实养老2030三年为10.41%(成立3.27年,总收益36.74%)。
据天相投顾评价中心分析,这些基金能取得较好成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成立时间集中在2018年四季度或2019年上半年,随后A股在2019年-2021年表现出色,这些基金权益类资产平均配置占比40%-60%,占比相对较高的权益类资产贡献了较好的收益;二是,这些基金近三年以来的收益率表现均位于同类基金前25%,一定程度上表明了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投资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