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启试点之日算起,如今距离养老理财试点已一年有余,试点机构也扩围至11家理财公司。从产品发行情况来看,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0家理财公司合计推出50只养老理财产品,产品类型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共有38只产品,混合类主要发行机构为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共有12只产品。
相较于一般理财产品,养老理财在产品设计方面依旧重点突出稳健性、普惠性两大特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多为1元起购,且多数产品仅收取0.1%/年管理费和0.01%/托管费,不收取认购费和销售服务费。从投资期限来看,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期限多为5年,同时也特别设定了分红条款,打造了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等;在投资策略上以大类资产配置理念为引领,重点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的领域。
“养老理财发行主体是银行理财公司,产品类型上看,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的净值型产品。”孙圣钦进一步指出,“养老理财2021年才开始试点,当前产品实际募集规模不到1000亿元,从投资收益率看,业绩比较基准在4.8%-8%。”
今年以来,受股市、债市震荡、权益类产品集体回调,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成为常态,养老理财的净值表现也引人关注。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50只养老理财产品中共有49只公布净值,其中有7只产品净值为1以下。
相比其他产品,孙圣钦认为,养老理财具备三个优势,一是具备稳健性,适合风险偏好低的群体;二是具备普惠性,门槛低且费率优惠;三是兼顾储蓄性和流动性,既能满足投资者长期储蓄需求,也可以在应急时提前支取。
需要关注的是,11月18日,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名单公布,其中,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11家理财公司率先拿到“许可证”,这 11家理财公司同样是已纳入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理财公司。展望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试点拉开帷幕,作为重点配置产品的养老理财也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第三支柱政策密集出台、养老金融发展迎来全面加速。养老储蓄、养老基金、养老金保险、养老理财四大产品同台竞技,参与人又将如何选择?
明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这四大产品的共性在于都具有养老属性,期限较长,费率也较为优惠。具体而言,风险等级有所不同,基金>理财>保险>储蓄,相应的收益率也有所不同,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决定购买哪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