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地方立法频频 “多业态+养老”成热点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短板促升级

  创新服务模式

  近日,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2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申报范围有以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老年辅助器具类智能产品等为代表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以及包括个性化健康管理等在内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加快布局智慧养老、探索“多业态+养老”融合发展等,也在为居家养老注入新动力。

  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养老服务供需平台——在山西太原,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集老年人基本信息75万条,建立信息库,并开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热线,线下安排专人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专业护理等80余项集中照料和上门服务。

  促进居家养老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在广西北海,着力构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生态圈,积极引进智慧养老产业,加大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扶持。通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引进专业养老团队免费为孤寡、特困失能和高龄等老年人群体进行需求评估,制定“菜单”,提供个性化“点单式”服务。

  探索“多业态+养老”融合发展——在四川成都,探索“物业+养老”服务,物业公司因地制宜利用小区物业用房设立养老服务站点,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与周边物业加强整体联动,物业企业为老年人提供“闲时间”服务。

  “‘物业+养老’‘金融+养老’‘快递+养老’等创新模式,为更多有条件触达居家老年人的行业持续赋能,不断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刘维林说。

  充实人才队伍

  在业内人士看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还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培育和充实居家养老服务人才。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应该进一步整合、优化、制定、完善老年人居家养老涉及的衣、食、住、行、娱等方面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北京超岱中医研究院院长林超岱表示。

  “居家老年人多数患有慢性病,日常还会接触大量来源复杂的养生保健知识和产品,真假难辨。”在北京非凡照护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程华看来,提升居家服务水平,还要让更多人掌握养老“助医”能力,更好满足居家老年人群的医疗、健康、护理、康复需求。“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社区、物业等单位,培养或招聘适量的社群健康助理员,为居家老年人群提供相关助医服务,将补齐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近日表示,我国有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对他们的照护是刚需。要做好对失能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工作,为他们提供从专业机构到居家社区的全链条长期照护服务。特别是要把医疗服务下沉到社区和居家,切实减轻这些失能老年人家庭的负担和全社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