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加大养老产业金融支持力度

【第11届云南金融机构价值发现暨金融行业年度总评】系列报道——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面对这样的趋势,必将对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新挑战、新要求。

谨防养老陷阱 守住老年群体“养老钱”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银发经济”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新型养老骗局也层出不穷。

自今年4月,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部署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行动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养老诈骗犯罪7594人,提起公诉8516人;提起公诉的案件中,涉及养老产业的1292人,提供“养老服务”的561人,投资“养老项目”的470人,销售“养老产品”的423人,宣称“以房养老”的69人,代办“养老保险”的126人,开展“养老帮扶”的29人。最高检对社会影响恶劣、具有典型意义的10起重大养老诈骗案件挂牌督办。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切实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净化老年人消费市场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是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 构建多支柱保险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整套面向未来的“中国式”养老方案逐渐清晰。2013年全面布局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2017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养老等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11月4日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个人养老金的推出,是落实二十大精神的一个利民生的举措。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介绍,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第三支柱保险中有国家制度安排的部分。

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属于公共养老金,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47亿人。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截至3月末,参加职工约7200万人。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目前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短板。

按照《实施办法》,在中国境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每年缴费上限为1.2万元。参加人以国家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基础,以储备养老资金为目的,自愿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提高老年收入水平。

按照《实施办法》,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时可领取个人养老金。参加人身故的,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内的资产可以继承。

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市场化运营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最鲜明特征,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都将参与到其市场化运作过程中。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有助于支持高质量养老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大力发展养老金融 推进养老项目试点建设

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2022年以来,我国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批准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开业,启动养老储蓄试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展至“十地十机构”,金融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2021年6月,6家大型保险公司在浙江省和重庆市两地正式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3月1日,银保监会进一步扩大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主体,并将试点范围拓展至全国。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承保保单合计12万件,累计保费近9亿元。其中,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超过1.5万人。

为持续推进养老金融改革工作,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今年7月,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单家银行试点规模不超过100亿元,试点期限为一年。

据了解,当前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试点地区由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四地扩大至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十地。试点机构由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扩大至十家理财公司。新增机构分别是: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壮大养老产业 增进民生福祉

据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邦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养老服务政策文件10余件,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制度90余件、国家和行业标准50余件,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

截至今年8月,全国有1420万老年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70多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实现省级全覆盖,惠及近3700万老年人。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床位数是2012年的近2倍。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万个,占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的88.9%。

目前,我国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老年社会保障安全网,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养老事业和产业正在协同发展。面向未来,要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发展壮大养老产业,既解决养老问题,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政策保障】

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五部门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

参加人每年缴纳额度上限为12000元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对个人养老金参加流程、资金账户管理、机构与产品管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办法规定,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

商业养老金试点筹备稳步推进

据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21年6月份,6家大型保险公司在浙江省和重庆市两地正式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截至2022年4月末,承保保单合计12万件,累计保费近9亿元。其中,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超过1.5万人。

昆明五华区官渡区

将率先开展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

日前,云南省财政已筹措下达民政事业专项补助资金3000万元,将在昆明市开展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并选取了五华区、官渡区作为首批试点县(区)。

此次试点的目的是探索建立“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新时代养老服务新模式,重点从优化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建立特殊和困难老年人兜底服务制度、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广“互联网+”养老创新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7个方面开展试点。

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已有1420万老年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截至今年8月,全国有1420万老年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70多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实现省级全覆盖,惠及近3700万老年人。

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加强。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床位数是2012年的近2倍。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万个,占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的88.9%。(白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