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经营着三家养老院的刘彩霞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局。
“我每天都接到大量的电话,都是老人排着队,想回到养老院,但是现在全院封闭回不来。”刘彩霞说。
刘彩霞和张智军眼前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半年没有新增收入,而下半年的房租、水电缴费在即。
张智军所在的齐齐哈尔市是老工业基地,人口老龄化严重。据统计,2018年齐齐哈尔市区城乡参保人员(含职工医保)共计101万人,60岁以上人口有30.5万人,占参保人群的30%。
当地很多人投身于养老产业,但是这个行业受当地退休金水平的限制,处于微利运营状态。
“这里老人平均退休金只有2600元,所以中档养老院的收费在每月1700元左右。”张智军算了一笔账。
据民政部2015年1月公开数据,全国一半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能盈利的不足9%。
现金流倒计时
过去的5个月,张智军收入减少120万元,同时每个月顶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最艰难的时刻终于来临。她现在急需凑齐几十万元,缴纳下半年的房租。
养老机构的同业中,正面对类似的困境。“目前周边100多家养老院里,已经有十几家倒闭了,还有几个养老院证件不全,被取缔了。”张智军默默地统计着这一结果,她说,目前本地养老院仍处在全封闭状态,很多养老院的现金流已经断了。
对于一家养老院,倒闭是悄然无声的。常常只是老人的家属接到电话,被通知将老人接走,养老院便开始停业了。
刘彩霞也有关系较好的同行给她打电话说:“经营不下去的养老院,已经开始出兑了。”
刘彩霞表示,对民营养老院而言,当务之急的支出就是房租。她举例称,一个普通养老院的房租至少在60万元,虽然有政策可以减免部分租金,“但是,这一政策只有租住国有企业的房屋才能够享受,很多养老院租住的房屋属于个人所有”。
记者采访北京好佳养老院时,该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最主要的一个成本支出是人力成本。”他还表示:“之前员工的工资都是按照每天12小时计算的,现在由于无法随意进出养老院,以及安排人员值班的要求,对员工都需要支付24小时的工资。人力成本支出几乎翻倍。”
张智军和刘彩霞的养老院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
“因为需要全封闭管理,只出不进,很多员工都辞职了,毕竟员工本身也是有家庭的,几个月无法回家,很多人都坚持不住。”张智军表示。
因此,只能高薪留人,在疫情期间,每名员工的月薪酬至少上涨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