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2》正式发布:新时代养老观念呈现新特征 城市居民养老生活以三段式为主

城市居民未来遇到的养老难题中,生活、情感与就医位列前三,自理、半失能、失能三种状态下看重的养老服务以医疗、康复和护理为主,尤其对专业化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有迫切需求,医护服务水平是城市居民选择养老机构的重要考虑因素。

城心养老更受城市居民欢迎

有别于传统四世同堂观念,七成多的城市居民年龄大后选择不与子女共同生活,但一半以上又希望与子女相邻居住,享受一碗汤的距离,离亲情近依然是中国式养老的典型特征。

《报告》显示,城心养老已成为超八成城市居民的青睐之选,具有离市中心近、生活便利、交通便利,拥有熟悉的生活圈或社交圈等优势,临近三甲医院、方便子女方探望的城心养老机构更受青睐。相比同等档位城郊养老机构,城市居民愿意平均多支付3161.27元/月养老费用来保障享受到优质的城心养老服务。

养老规划年轻化趋势明显

近七成城市居民认为“年轻时就应该规划养老财富”,30-39岁人群已成为考虑自己养老问题的高峰年龄段,初为父母、父母生病住院以及自己住院三种情况下,人们对养老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明显提升。

大部分年轻城市居民已经考虑过父母的养老规划并付诸实际行动。养老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为父母开展养老财富储备,如购买保险产品、出租或售卖房产等;二是提醒父母锻炼身体养生,督促父母定期体检;三是了解养老服务及养老资讯,三成居民已经实地考察过养老机构。

“保险+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城市居民预计养老总支出平均83.64万元,其中30-49岁居民预计养老所需资金100万元,60岁以上居民预期61.5万元。中老年人预期寿命更长,但养老支出预期却更低,养老费用缺口显现。

城市居民正积极使用金融手段应对长寿风险,这其中,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养老资金重要补充,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配置商业养老险、年金险、寿险来抵御通胀风险。

“保险+养老服务”的产品模式成为规划养老方案的重要选择。城市居民希望保险产品能附带以健康医护和养老机构费用为主要内容的附加权益,锁定优质养老资源。

政府和行业应按三段式养老做好规划

针对城市居民在养老服务、养老财富储备方面呈现的新需求、新趋势,《报告》建议,政府应联动养老、金融等行业,提高居民风险管理意识、提供养老规划建议,帮助居民适应“百岁人生”。

政府可按照三阶段渐进式养老特征为居民打造全周期的养老服务,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体系,把政府医疗服务与社会化的健康管理服务结合起来,辅助居民结合失能状况做出养老方式决策。

养老服务行业按照三段式养老规划,打造完整服务链条,将城市医疗、养老、健康等资源整合起来,为居民提供临近子女、临近医疗、生活配套完善、生活气息浓厚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