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养老消费调查:近六成老年人使用电子产品有困难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3-04-19
|
3353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报告发现,老人居家养老需求重在家政清洁、餐饮、老年饭桌等“日常所需”。机构养老需求重在“医养结合”,特殊护理用品、辅助用品需求增加。低龄老年人消费更具活力,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高龄老人养老亟需加大支持力度。整体而言,老年人消费环境仍需“适老化”提升。
为了厘清当前养老服务和老年消费现状,更好解决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提振养老消费领域消费信心,2022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专项调研,从需求与供给两端对养老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面向养老消费需求端,对老人、家属子女或陪护者开展问卷调查,得出5条主要结论:
一是老人居家养老更关注家政餐饮等“日常所需”。家政、清洁(24.6%),餐饮、老年饭桌(23.4%),社会交往(23.4%)是居家养老更需要的服务内容,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还更需要康复护理和日间照料服务。
二是机构养老的需求重在“医养结合”,服务性价比更受关注。随着老人吃饱穿暖的基础性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对医疗、休闲娱乐等服务有了更多需求。机构养老的老人对翻身机、按摩椅、助卧助浴和特殊用品需求度更高。失能老人对特殊用品(成人尿不湿、护理品)的需求度最大。
三是低龄老人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专用食品受老人认可。调查显示,低龄老年人更具消费活力,除了基本日常生活品的购买需求,对文化娱乐、时尚服饰、电子产品、保健产品购买意愿更加强烈。消费者对老年保健品和专用食品认同度较高。
四是身心和观念影响老年人的消费选择和消费过程。老年人出于身体自理情况、年龄、收入等客观因素,倾向于“主动”选择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近四成老人不愿子女安装监控,认为这样侵犯其隐私。近六成的老年人使用电子产品时存在困难,仍需更多的帮助。
五是消费环境需更加“适老”,老年人维权意识有待加强。60.91%的老年消费者遇到过打“亲情牌”进行营销的情况。当遇到消费纠纷时,41.99%的老人找商家或购物平台理论,26.25%的老人打电话向消费者协会等机构投诉,19.99%的老人自认倒霉,表明老年人在消费维权方面仍缺乏必要的引导与帮助。
面向养老服务供给端,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机构负责人、保健医生、护工等)开展深度访问,得出5点主要结论:
一是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服务标准体系尚待完善。部分被访者表示,目前服务提供方鱼龙混杂,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内容不尽相同,从业者呼吁出台统一的地方服务标准和价格标准,推动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