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 ”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事,现在我国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龄化问题也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很多人都开始担心自己以后该怎么养老。尤其是在农村,由于养老金太低,很多老人到了 60岁还出去打工,只为多攒点钱为家庭减轻负担。
如果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和城里退休工人一样,每个月最低能有个两三千,那他们也不用担心养老问题了。那么,为什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这么低呢?目前农村养老现状如何?

农村养老现状之一:养老金低
农民辛苦了一辈子,种地交公粮,也为国家贡献了一份力量,到老了就应该有适当的养老金。但是很多农村的老人根本不知道有养老金,他们年轻时社保还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很多人没有缴纳社保,等到老了才开始缴纳,而且很多人即便是缴纳社保,也是选择最低一档缴纳,等到退休年龄就只能领最低一档的退休金。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是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各地的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加起来,才是最后到手的养老金,一般交满 15年就可以领。而农民缴纳的金额很低,个人账户里的钱非常少,主要靠政府的基础养老金,这部分是政府补贴,和各地财力有关,因此除了一些大城市以外,很多农村的养老金都比较低。

农村养老现状之二:舍不得交新农合
新农合一年要缴纳 350元,对于农村人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特别是家里人口数量多的家庭,每年光缴纳新农合,就要不少钱。比如一个一个五口之家,两老人两青年加一个孩子,五个人每年缴纳新农合需要 1750元,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算是一笔较大的支出了。
新农合交一年保一年,如果当年没生病住院的话,就等于白交了,所以很多农民朋友就觉得自己是交了一笔 “冤枉钱 ”,不愿意继续缴纳。
新农合的缺点是不能累积,但 “断缴 ”是不对的,因为交了新农合之后,生病住院可以报销一大笔钱,报销比例还很高,这是国家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的待遇,给出的福利政策,不要舍不得交,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到了生病的时候,就能体会到新农合的好处了。

农村养老现状之三:60岁还出去打工
农民在农村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农闲之余,还会到城市打工挣钱。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种地成本太高了,种子、农药、化肥、人工,样样支出都高,单靠种地只能够糊口,根本就不能赚到什么钱,所以只有到城市里去打工,才能挣到钱来养活自己。
年龄超过 60岁的农民工,在城里找工作很困难,因为很多职业都限制 60岁以下,比如保安、清洁工等,农民工最多的建筑行业,也在清退超龄民工。以后这些年龄大的老人,想在城里打工更加不容易了。
对于这些 60岁的农民来说,如果身体还不错,还能在城里继续打工挣钱,至少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可是如果身体不好,干不了体力活的话,那就只能回家种地了。现在社会年轻人压力大,房贷、车贷、子女的教育等等,每一项都开支巨大,所以现在养老靠子女也不太现实,还是得依靠自己以及完善的养老制度。

基于现在的养老现状,还是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及时给自己缴纳社保以及新农合,老了也有一个基本的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国家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而推行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为每个人提供最低保障,帮助大家在年老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养老金,维持基本生活。
新农合也是如此,这两种制度与农村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议大家都能缴纳起来,不要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缴纳。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