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产品布局持续扩容 个人养老金业务新一轮“抢客”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9月以来,部分银行启动新一轮个人养老金业务“抢客”模式,通过礼券抽奖、红包等优惠揽客,尤其针对非试点地区的预约开户营销力度加大。锁定客户、鼓励缴存投资,正在成为当前银行发力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重要抓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半年来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及缴存资金规模快速增长,可投资产品也在加速扩容;不过当前个人养老金的产品配置仍以养老储蓄为主,银行等金融机构仍需要关注产品的创新能力,同时搭配更加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以满足居民在养老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布局非试点地区开户预约

近日,不少商业银行纷纷加码个人养老金业务营销活动力度,“开户有礼”“缴存抽红包”等促销优惠不断。

交通银行对年底前完成开户预约的客户进行礼券抽奖;兴业银行宣布对首次开立兴业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客户进行388元以内的现金红包抽奖,立即缴存50元的客户还可以领取50元立减金;中国银行推出个人养老金预约的“九月九重礼”。

此外,工商银行多地分行发布个人养老金缴存活动全新升级公告,9月1日起至10月10日,首次通过“手机银行个人养老金专区—资金转入”向本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缴存的个人客户,最高可抽取288元微信立减金。

某国有银行广州零售客户经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最近针对新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客户有多重优惠,业务人员也在积极获客,不过重点更关注资金缴存方面,监管发文可以配置专属保险产品后,我们就第一时间进行了落实推进。“这几天我们在各个渠道向客户推荐一款结算利率高达4.5%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保险产品,每人每年最高可购1.2万元。近期新开户存入资金的客户,不少考虑配置这类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个人养老金业务开户缴存布局中,不少银行启动了非试点地区的预约开户营销。

浦发银行南宁分行公告显示,截至12月31日前,在该行预约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即可领取10元微信立减金,活动名额2000份;已预约的客户,待开放非试点地区开户后,开户成功且缴存金额≥10元,即可领取50元微信立减金。

南京银行无锡分行推出预约开户送好礼活动,截至9月30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地区为非试点城市且首次完成该行个人养老金预约开户的客户,即可获得一份预约开户礼兑换资格券。

自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以来,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资金缴存规模及可投资产品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在快速增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4030万人。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胡继晔指出,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覆盖面不足3000万人,而上半年个人养老金开户就超过4000万人,相比之下上半年开户数量是非常大的。

部分银行在半年报中披露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设情况。北京银行2023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96万户,较年初增长76万户,全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4%。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也指出,整体来看,上半年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在账户开立、缴存投资及产品货架建设方面表现良好;银行在产品推广和销售方面也加大了力度,通过创新的推广方式吸引客户。

与此同时,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产品也在持续扩容丰富。

9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有序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半年多来,制度运行稳步推进,产品供给体系逐步完善。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信息,截至9月6日,市场共有680只个人养老金产品,其中,储蓄类产品465只,基金类产品149只,保险类产品48只,理财类产品18只。

袁帅也表示,上半年,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在产品设计和配置策略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尤其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强调适度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亟待创新产品提升客户吸引力

通过各种礼券、红包等方式“抢客”锁定客户、持续丰富可投资产品货架的同时,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布局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杜阳强调,当前,个人养老金业务产品供给存在同质化问题,需要充分体现差异性,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胡继晔看来,目前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在产品设计方面吸引力不够,尤其上半年权益类的基金普遍出现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明显,求稳心态凸显,固收类产品的收益也表现不佳,整体看来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产品缺乏。

袁帅也指出,目前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缺乏吸引力,在个人养老金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示,机构在丰富产品体系和增强产品吸引力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来看,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也在不断丰富,但整体来看,主要涵盖储蓄类、基金类、保险类及理财类等4大类型的产品,其中基金产品占据比重大。这些产品以配置固收类、风险较低的资产为主,产品期限较长、收益相对稳健。未来随着机构产品创新能力和金融市场发展,养老金投资产品体系将不断丰富,以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周茂华表示。

同时,杜阳还强调,现阶段个人养老金产品仍以养老储蓄为主,产品体系有待进一步深化。“在配置策略上,可适当提升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风险容忍度,满足居民在养老资产保值增值方面更加多元化的需求。”

杜阳强调,当前个人养老金业务整体投资风格偏保守,资产保值增值功能有待进一步体现;且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处于发展初期,仍以产品销售为主,未来需要搭配更加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以提升投资者体验。

丰富可投资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是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进行产品的优化布局?

在杜阳看来,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研发推出多样化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如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投资模式和期限更加灵活的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二是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事件,保护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三是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安排的金融配套服务。

杜阳认为,构建一站式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在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同时,开展养老宣讲、助老公益等行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贴心、更有温度的服务。

关注产品创新的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越来越注重提高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的认知和理解,通过推出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客户的投资意识。

“当前,越来越多的客户认识到个人养老金的重要性,对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接受度逐渐增加。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接受度有望不断提升。”杜阳表示。

2023年以来,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在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布局的重点。

工商银行在半年报中明确,上半年该行完善个人养老金管理;持续优化个人养老金系统功能,着力提升客户体验;与大型互联网平台、政务平台、集团企业开展个人养老金开户合作, 与42家基金销售机构和12家保险公司开通线上直销合作,不断丰富个人客户养老金账户投资选择。

建设银行也在半年报中指出,稳步推进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依托账户、牌照、风控优势,提供一站式、综合化养老金融服务;个人养老投资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养老产品评价,优化对公客户旗下员工养老服务机制。

周茂华表示,当前从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快速增长看,居民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需求潜力大,居民的养老保障意识也在逐步提升;未来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居民的养老保障意识进一步提高,价值型投资理念不断成熟,可投资品种持续扩容,个人养老金业务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