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专业护理人才紧缺 如何满足养老行业市场需求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4400万。按照我国失能老人与护理员4: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200多万名护理员。然而,截至2021年底,全国现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50万。

  张铭铭有时很庆幸自己早毕业早就业。她告诉记者,护理学专业的就业门槛这几年直线升高,“以前我们医院还招专科生,现在本科生起步,真正录取的大部分是研究生。”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省市级三甲医院护理岗位普遍是本科生起招。以河南洛阳市中心医院为例,在今年的护理岗位招聘简章中明确写到,报考人员学历要求为高中起点的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不含专升本)。记者又在网上查看了北京、河南等地多个大型医院关于护理岗位的招聘要求,多是取得护士执业证且本科及以上学历才有报考资格。

  李贞的家里人希望她能去当医生,但因为她所在学校的医护系只有护理和康复两个专业,她打算专升本之后到新的学校再转专业。

  张铭铭曾经带过一名专科的护士实习生,在医院临床实践两个月之后,由于无法忍受长期熬夜,毕业后选择了转行。

  很多养老机构聘请退休医护人员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2.8亿,占总人口的19.8%。社会老龄化的加深,对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高。

  根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护理服务供给与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老年护理、儿科护理、重症监护、传染病护理、急诊急救、康复护理、中医护理等专业护士格外紧缺。

  为满足养老需求,近两年,一些养老机构开始探索“互联网+养老”。王安琪所在的养老机构引进了智能养老系统,以前手动摘录信息也变成了PDA移动终端,通过电子采集病人、药品、物资等相关信息,并借助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到数据库,保障数据准确性与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最近,机构还在试点居家上门服务。但王安琪也告诉记者,护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不愿意在养老院工作,因为医院有晋升空间,而在养老院却是“一眼能望到头”,因此很多养老机构只能聘请退休后的医生和护士。

  位于北京丰台的某养老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6500平方米的养老院有100位老人,但护士只有5位,且全部都是从医院退休后的护士。她解释招不到人的原因,一方面是待遇,另一方面是工作环境远离市区。

  今年护理专业毕业的李欣,经过竞争最后到河南开封市重点医院担任护士。她直言,当时没考虑过去养老机构,因为当地养老机构薪资大多是3000元左右,又缺少医院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