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协同配合,服务同质同标,京津冀蒙携手共建“环京养老圈”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3-09-20
|
1822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15日,2023年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上又传出了“好声音”,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四地携手搭建平台,加强养老资源对接互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未来将坚持“同质同标”,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携手打造养老服务现代化建设区域协同的先行区、示范区,同时鼓励北京养老项目向河北省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
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协同发展故事,在养老领域延展出新篇章。
推介会上,《关于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行动方案》《关于推进京津冀养老政策协同的若干措施》《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协同工作方案》等政策发布,聚焦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坚持“同质同标”原则,建立完善养老服务协同工作机制。
具体来讲,京津冀三地将建立养老协同专题工作组工作机制,每年召开一次三地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工作会议,每季度就协同发展的工作进展和问题进行会商协调。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推动实现京津冀三地养老服务政策、养老服务信息、养老服务资源等开放共享,深化“项目、政策、人才、医养、区域、行业”六个协同,在政策机制上,走好养老协同发展的“先手棋”。
事实上,京津冀地区养老协同这盘“大棋”已经运转了数年。近年来,北京市民政局率先在养老服务领域先试先行,全力推动北京养老服务政策及优质养老项目向河北省具备条件地区延伸布局。京津冀三地陆续签署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建立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等标准互通互认长效机制落地,培训交流养老服务人才近3000名;目前,在河北省养老机构异地养老的京籍老年人已近5000人。
随着养老协同发展的深化,北京市民政局大力推动横向“扩容”,纵向“下沉”,将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区域拓展到了京津冀行政区全域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同时推动通州区、西城区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承德市、廊坊市、保定市、张家口市等广泛开展省区市级养老协作,还联合发布了50家京津冀蒙区域异地养老机构名单,加强区域优质养老机构宣传推介,为老年人跨区域异地养老提供指南。
在本次推介会上,北京市东城、西城、门头沟、延庆等区与河北省承德、保定、秦皇岛、石家庄等市签订了养老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悉,未来,相关民政部门还会进一步推动更多街乡及县市层级合作,加强养老“点对点”合作。环京地区在养老领域合作共建、协同共享的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