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供给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棋牌室干净明亮、健身器材崭新完备、图书设施一应俱全……在角山镇旭东村,这里的养老互助中心是村里老人们爱去的聚集地,大家三五成群,或切磋技艺,或读书看报,或锻炼身体,欢声笑语不断。
旭东村养老互助中心是石鼓区在推进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型养老服务工作中,探索的“党建+养老+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新模式,为留守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特困老人等群体,打造一个安享晚年的乐园。
老年人在蒸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休闲娱乐(罗虎 供图)
近年来,石鼓区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把居家养老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大力推进多元供给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目前已建成农村互助型养老机构8家(覆盖率53%),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3家(覆盖率100%),镇街一级养老机构8家(覆盖率100%)参与家门口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也各具特色:蒸阳社区依托红色文苑和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文化养老新模式;向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手工制作、休闲娱乐、上门居家服务,解决了辖区独居老人的后顾之忧;华雅老年人康养中心的医养结合,不但让老人享受温馨的生活照料服务,还配备了专家坐诊……养老服务中心和互助养老中心配备了娱乐室、书画阅览室、休息室等,充分满足了老年人日常的休息、娱乐、社交需求。
加大投入 让居家养老生活有温度又有质感
“改造后生活方便多了,不仅给床安装了护栏,厕所里也铺设了防滑地胶,墙上还装了扶手,想得非常周到。”提起适老化改造带来的便利,合江街道七里井社区的王奶奶赞不绝口。
适老化改造前后对比图(罗虎 供图)
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养老问题,是沉甸甸的民生难题。近年来石鼓区加大财政投入,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仅去年就改造家庭床位1369户,今年又完成104户。通过家庭床位改造,为老年人安装了紧急呼叫器、运动传感器、智能睡眠带等智能设备,并定期开展设备维护,在紧急情况下或无法拨打电话和通知监护人的情况下,老人可通过呼叫器呼叫衡阳市民政局养老指挥中心,及时联系监护人或社区及相关服务机构,提升了老年人的安全感。
为切实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除了覆盖社区的养老机构,石鼓区还依托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或社会组织,将助医、助洁、助浴、助行、助餐等专业服务送到老年人家中,让“居家养老”更贴心、更便捷。今年新打造石鼓区基层社工站长者食堂以送餐助餐为切入口,打造15分钟互助养老“幸福圈”,目前已经覆盖到望城路、杨家坪、来雁塔3个社区,已为五一街道百余名老年人提供了送餐服务。居家上门服务开展以来,石鼓区政府补贴费用70万余元,5家上门服务机构共服务老年人26684人次,打通了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