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发布 聚焦农村养老和医疗


  在提升农村综合服务水平方面,广东全省建成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大厅(站)26648个,2.6万个行政村(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镇村网上办事站开通率达100%、村居网上办事点开通率达93.3%,基本实现“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全覆盖;在改善人居环境面貌方面。广东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6%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8%,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置体系。


  陈东还提到,广东省聚合多方力量,着力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多元化供给保障。在拓宽资金渠道方面,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探索创新公共服务领域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农业融资担保效用,支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还动员社会组织、联动慈善社工资源和凝聚帮扶合力。


  1月11日公布的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中,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关于“呼援通”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新机制案例入选。案例资料显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更好落实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潮阳区针对老年人居住分散、子女常年在外工作,集中服务保障相对困难的实际,通过“呼援通”系统搭建一个线上平台、一个线下中心、建立“五社”联动的“1+1+5”工作机制,探索推行了“互联网+公益志愿+医疗救助”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湖北:以强县工程为抓手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皮少成表示,近年来,湖北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位的城乡统筹发展,有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未来将持续发力,高质量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具体做法上,皮少成提到了关于教育、医疗、养老的几项做法。一是建设县域教联体,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采取“城联乡”“强联弱”“大联小”方式,适度集中教育资源,建设开展189个省级教联体试点。


  二是建设县域医共体,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推动每个县市至少组建1个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其他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共体,对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现已建成县域医共体130个。


  三是建设养老中心,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县、乡、村分别建立养老服务智慧平台、综合体、互助照料中心。2023年已建成100个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200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


  四是推动政务服务下沉,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