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龙爷爷因多次中风、引发老年痴呆,病情稳定后依然需要长期居家护理。长期卧床导致老人的病情很容易反复,也需要持续监测身体的各项指标,和精细的生活照料。
龙爷爷的子女告诉记者,一开始请护工保姆总是不停地换,在开销上也是很大的负担,在外地的子女也要轮流回来看护。家人们商量后认为,老人还是需要专业护理员的照护。
龙挺挥儿子 龙浩邦:有朋友跟我姐姐介绍,说有个长护险是政府扶持的,然后我们就申请了。
申请之后,根据《广州市老年人照护需求综合评估管理办法(试行)》,评估人员上门对龙爷爷进行了能力程度、健康状况、社会支持三个维度的评估,认定其照护需求等级为最高的5级,可以由社区护理站提供基础的生活照料和专业医疗服务,还可以同时申请到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最高每个月3150元的待遇。
龙挺挥儿子 龙浩邦:政府派护工每天4个小时这样帮助我们,我们出的钱不多,两三百块,有三四千块的政府补贴。我们就很安心了,起码是有个人是懂得照顾老人家。
像龙挺挥一家这样的情况,在高龄老年人家庭中并不少见,社区建立的长期护理体系可以为他们提供延续性的服务,解决照护问题。截至去年11月,广州全市进行老年人照护需求综合评估人数约达12万多人次,获得长期护理险待遇人数约4.82万,6.2万人获得民政照护服务。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周端华: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老年人居家医疗的服务体系,第一个是不断增加医疗服务资源,第二是加强相关服务人员、人才的培训,第三是打通多部门的数据链接、统一规范和相关标准,着力打造方便老年人的居家医疗照护的服务网络。
成都:三甲医院划片管理
提升护理服务能力
当前,我国老年医疗护理服务队伍相对薄弱,护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在四川成都,尝试三甲医院划片管理,基层医疗和养老机构护理服务的模式,通过专业的培训,提升照护质量。
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里,来自基层的护理员正在接受如何护理卧床老人的培训。翻身、换尿管、胃管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护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风险。
作为成都市老年服务示范培训中心,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牵头与多家护理院、养老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合作,开展业务指导、人才培训、定期巡诊等,帮助机构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都江堰市桂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何芬:在养老的理论技能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专业的培训。我们在他们的培训下,为我们辖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更为规范、更为科学,也更为安全的一些照顾。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 胡显良:老年人的照护,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照护,实际是专业照护。比如说老年人由于器官退化,吃东西容易被呛到,容易发生意外,所以我们叫安全照护。近三年,我们培养了2万多名养老护理员。因为大部分老年人在家庭、在社区,所以我们现在也在为居家上门服务做标准,收费、套餐等都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