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蒲晓磊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意见》有关情况。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服务供给,提升质量安全,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民政部将重点做好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工作,更好增进老年人福祉。
打击涉老诈骗行为
李永新介绍说,《意见》对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下一步,民政部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指导各地抓好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的落地落实,创新老年助餐的组织形式、服务模式、运营机制,在可持续基础上不断扩面提质增效。完善养老照护服务,持续抓好老年人能力评估国家标准实施,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增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并适当增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将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延伸至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
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开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养老特色基地建设和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制定智慧养老院、智慧助老餐厅、家庭养老床位等行业标准,打造智慧化解决方案。推进适老化改造,持续落实“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激发社会适老化改造需求。发展养老金融,制定完善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措施,拓宽养老服务机构融资渠道,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文件,以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为重点,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打击涉老诈骗行为,立足民政部门职责,扎实做好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等诈骗的防范化解工作,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全面压降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等诈骗风险。
优化服务资源布局
“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顺应老年人愿望、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李永新说,近年来,民政部大力推动养老服务发展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取得明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