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变“享老” 情暖“夕阳红”
——我省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宽敞明亮的文体活动室、干净温馨的助老餐厅、功能齐全的康复理疗室……走进山丹县仁和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人或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或使用体育器材活动筋骨,或坐在屋前享受阳光,一派温馨闲适、其乐融融的景象。
仁和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2023年9月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心建筑面积958平方米,设置床位17张,其中护理床位6张,服务团队年轻化且专业。该中心一经开放,便以其颜值高、设施全、服务优的特点成为附近老年人的“宝藏”好去处。
“现在,我们这些老年人有了‘家门口’休养的好地方,既方便了我们,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谈起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人陈会玲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大计。
“建设10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省委省政府2023年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过去的一年里,为加快推进这项为民实事,省民政厅及时安排部署,指导各地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科学论证谋划、合理布点建设,确保把实事办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截至2023年底,全省“建设10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民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
在规划建设上,我省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适老实用原则,对现有养老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合理利用新建城区和新建住宅区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充分挖掘闲置社会资源,落实建设用地用房。
在服务功能上,要求养老服务中心具备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乐“六助”功能,实现居家、社区和机构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满足功能基础上,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
在设施配套上,明确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必须符合适老化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使用面积不少于700-750平方米,乡镇设置不少于10张床位,按规定配备护理人员,并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签约,提供健康管理、能力评估、康复理疗、保健养生、慢病诊疗等服务,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料护理、术后康复服务。
2023年,庆阳市通过新建或改扩建方式,在全市建成并投入运营11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功能的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我们中心致力于打造老年人的温馨家园,为老人开展全托和日间照料服务,还包括康复理疗、助餐、助浴、护理、理发等服务。”庆阳市华池县城壕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任胡永宁介绍。记者在这里看到,康复室、护士室、活动室、餐厅等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