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倾力织密政策网络 倾心守护幸福夕阳 ——国家相关部门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综述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黄   瑶


金秋重阳时,浓浓敬老情。让亿万老年人过上幸福生活是“国之大者”,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是孝亲敬老、爱老助老的应有之义。近期,国家相关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打造全链条守护夕阳的政策体系,织密助老服务网络,倾力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全体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让养老更有保障、服务更有品质


养老保险是老有所养的重要支撑,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2022年11月,全国26个城市先行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为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提供了更多路径。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53亿人,参保率达到95%。今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提高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基本养老金实现“19连涨”,让广大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底气。


物质保障是基础,服务保障是关键。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为“十四五”时期发展养老服务提供了遵循,一系列惠老暖心的政策相继出台落地。


——在加大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养老服务方面,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今年“敬老月”期间,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对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且经评估为完全失能等级并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实施服务类社会救助,让困难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今年重阳节之际,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部门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把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要求各地紧密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采取倾斜性措施支持农村地区扩大服务供给,稳稳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