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了上调养老金的问题,将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且表示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人社部也要求各地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资金安排,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记者梳理发现,有省份已在今年7月补发到位。如北京市在7月14日公布上调养老金时就明确,企业退休人员于7月15日就可领到补发的养老金。
看点3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闽沪粤挂钩调整幅度大
除了定额调整外,挂钩调整主要是跟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挂钩,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
如江苏省规定,基本养老金挂钩部分按本人调整前月基本养老金的1.4%挂钩,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的,每满1年每月增加2元养老金。吉林省则规定,退休人员缴费年限25年以下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2元。吉林省明确,该省的挂钩调整水平为本人月基本养老金的1%。
另外,在全国,也有挂钩调整水平较高的省市。如福建养老金挂钩增加2.35%,上海养老金挂钩增加2.3%,广东养老金挂钩增加2.2%,这三个省份是养老金挂钩调整比例超过2%的地区。
因此,各地在发布养老金调整方案时也明确,5%是平均涨幅,每个人领到手的养老金同本人上年度的月养老待遇相比的具体增幅,自然不会一样。
看点4 高龄退休拿得多
北京65岁起政策有“倾斜”
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倾斜政策则对一些特殊群体有更多照顾。
人社部明确,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今年,各地都按要求对上述群体进行了“倾斜”。不过,各省对高龄退休人员的倾斜,年龄起始线划分并不一样。江苏省对高龄退休人员的倾斜从70岁开始,年满70周岁不足75周岁的,在参加普调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发25元。
北京市对高龄退休人员的倾斜从65岁开始,北京市政策规定,65至69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45元;70至74周岁每人每月再增加55元;75至79周岁每人每月再增加65元;8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75元。
除上述调整外,一些省份还对部分群体安排了特殊的调整养老金政策。如北京市今年继续单列调整企业1949年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