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兰州市城关区有效破解社会养老难题

随着老龄化现象持续加剧,养老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为了让全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兰州市城关区致力破解社会养老难题,于2009年创建了一家由政府主导、企业加盟、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打造智慧养老+医养融合养老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用心用情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

图片1.png

智慧养老助力幸福晚年

“您好,这里是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有什么可以为您提供的服务?”在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指挥调度中心,电话应答声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965885热线的工作人员轮流值班,每天都要接到近3000个从城关区四面八方打来的养老服务电话,即时应答、按需派单、上传数据、完结回访,按照这个流程,每单老人来访的任务才算完结。虚拟养老院运行15年来,通过招标入围吸纳医养机构、家政企业、看护机构等各类加盟服务企业126家,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四大类150余项服务项目。

据介绍,虚拟养老院依托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让线下的养老需求在线上精准对接,老年人通过客服电话说明需求,调度指挥中心就会通过网络给就近的加盟企业派单为老人服务。目前,已有13.97万余名老人注册加入虚拟养老院,服务总量达1555.62万人次,支出服务补贴1.76亿元。“火车站街道红三村社区张女士保洁服务正在进行中”“渭源路街道宁卧庄社区赵先生医疗护理已完结……”在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看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播放着养老服务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远程医疗、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为养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科技赋能智慧养老服务,托起了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图片2.png

医养融合 安享幸福晚年

目前,全区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5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2个,农村老人幸福院11个,备案养老机构4个,养老床位5000余张。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家政服务等居家养老“线上+线下”生活服务;与辖区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建立医疗签约服务,按照“就近便利、互利互惠”原则,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能力评估、康复理疗、保健养生、慢病诊疗等关爱服务。同时向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宣教、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精神慰藉、老年陪伴、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拓展服务,构筑起家门口的综合养老服务阵地。

图片3.png

天水南路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有日间休息室、休闲娱乐室、图书阅览室、保健康复室和配餐室等功能区,具备吃、住、玩等基本功能,为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多项服务,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物质需求,也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该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牛彬介绍,社区养老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社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以高龄、空巢、独居且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为重点。一方面,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对行动不便的高龄、空巢、半护理及失能失智老人,家政服务机构可上门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专业的居家生活照料。

“食”在社区温暖幸福晚年

人生诸事所求无非是“衣食住行”,而其中“食”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抚慰,对于独居的空巢老年人更是如此。“一碗臊子面才5块钱,还送一碗可口小菜,真的很划算。我们是这个村里的居民,以后吃饭就方便多啦!”前来吃饭的老人对社区食堂夸赞不断。据雁南街道沙洼河村社区书记魏周洋介绍,辖区内70岁以上老人及15岁以下小朋友通过办理就餐卡可以来社区食堂吃饭,针对社区居住较远的居民,社区组建了订餐微信群和送餐志愿队,居民在微信群内订餐后可享受到送餐入户服务,并为辖区17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饭上门服务。

“我们社区常住老年人有1809人,老人普遍存在就餐不便的情况,‘甘享食光·社区食堂’专门为就餐不便的独居、空巢、高龄家庭等老年群体提供助餐服务。”取餐现场,甘家巷社区副主任张小玲这样说。今年76岁的陈奶奶拿着餐卡取餐时说:“我儿子在外地,有了这个共享餐,再也不操心我的吃饭问题了,感谢社区和餐厅!”“关心关爱幸福食堂——五泉街道便民食堂禄家巷站,为辖区老年人、学生、残疾人、退役军人、职工等全龄段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品种丰富、健康可口的午晚餐。”食堂负责人邱小萍表示,食谱根据老人饮食习惯科学制定并提前公示,餐品根据季节变化和老人口味适时调整。对60岁至79岁老人和学生每餐给予2元优惠,对80岁以上老人每餐给予3元优惠。

“学”在社区充实幸福晚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上“大学”满足了老年人学习、健身、交友、娱乐等多种需求,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居民李大爷说:“我们现在学拍摄、修图、后期制作……要不了多久,我们这班上兴许也能出个兰州本地网红,收获大批粉丝呢!”在山字石老年大学课堂上,既可以学习新技能新才艺,还可以结交新朋友,保持一种持续充电、融入社会的状态。据悉,山字石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764人,60-79岁老人1458人。该社区老年大学教辅点设书法班、剪纸班和智能手机运用班,自2022年9月开班以来,深受老年人喜欢。

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由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牵头,引进专业社工组织海钰心理研究所,于2019年5月联合开办了杨家园社区老年大学。手工编织、剪纸工艺、诗歌朗诵、合唱、舞蹈等兴趣班一经开设,马上得到辖区老年人的喜爱和支持。走进社区老年大学,不仅能让老年人学习交流,充实文化生活,还能通过社交平台结交朋友,让老年人从足不出户转变到广交朋友,从老有所学转变到老有所为。

今后,城关区将继续聚焦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加快建设覆盖全体老年人、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美好心愿。(城关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