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上要协同,促进相辅相成。在政策创制过程中,要注重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之间的协同,在产业政策中融入事业视角,在事业政策中融入产业思维。一是出台产业扶持政策。针对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不断改革创新,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通过一批改革性的政策催生养老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多样化的服务。二是提供金融支持。对于市场化养老服务机构,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通过贷款贴息、直接融资补贴、融资担保等方式,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养老服务产业。三是丰富服务内容。积极支持发展老年生活服务、医疗康复、娱乐教育、老年用品、休闲旅游等养老产业,引导企业开发老年保健、老年照护、老年康复辅具、老年宜居社区等产品和服务市场。加强对候鸟式养老等康养模式的探索试点。四是支持品牌创建。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养老服务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加盟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整合服务资源、扩大服务规模、增加服务网点、建立服务网络。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开展技术、管理和服务创新,加强品牌开发、宣传和推广,形成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队伍建设上要协同,强化人才支撑。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扩大养老服务的社会覆盖面,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解决人才支撑问题。一是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增加养老服务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中所需的管理、咨询、投资、运营、医疗、策划等方面专业,培训更多专业人才。同时,扩大招生规模,鼓励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相关工作。二是内部激励与外部引进相结合。人社、财政等部门和机构制定激励措施,出台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育计划,以科研项目投入、资金奖励等方式给予激励,通过进修、短训、传帮带等形式自主培养,吸引更多人才。三是培育产业带头人。围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培育打造一批与养老产业发展相适应,在护理服务、医疗康复、适老化改造、智慧辅具、金融保险、管理服务等领域,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带头人队伍。四是关心关爱人才。养老服务企业要做好市场薪酬调研,合理设置薪酬,使薪酬与个人创造的管理服务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相匹配。想方设法提高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关心关爱人才,增强职业吸引力。探索建立从业补贴或工龄补贴制度,激励年轻人入行并稳定就业。探索各类评优评先向养老行业倾斜,增强从业人员的荣誉感。
监督管理上要协同,规范健康发展。要加强运营秩序监管,落实好养老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有关政策文件。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养老服务业登记、监管、退出制度,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无证无照从事养老服务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查处。要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建立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监管,引导其养成良好品行、熟悉掌握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依法严厉打击以养老服务名义对老年人实施非法集资、欺诈销售等违法行为。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督促养老服务机构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排查整治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建立完善养老服务机构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工作机制。加大智慧信息监管,建立省、市、县三级养老机构安全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实时互联互通,全程监控养老服务机构在消防、食品、照护等方面的安全风险。依托“金民工程”“安心养老”等,健全完善智慧养老系统功能,打造“一键报警”“一键监管”等业务场景,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养老智慧服务、预警和监管平台,有效防范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