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北京市石景山区探索居家养老新思路—— “物业+养老” 把贴心服务送到家门口


首华物业石景山分公司党支部书记郭庆涛说:“开设社区食堂的目的是让老人能在家门口吃上一口热乎饭。”


“物业管家”有了一个新身份


物业服务和养老服务相融合,最大的优势就是距离近、人员熟、硬件足,可以让基层的养老力量更加充实。这一点,在石景山区“物业服务+养老服务”试点得到了印证。


今年57岁的梁淑清,是首华物业的一名“物业管家”,从事这项工作已有13年。在金顶街三区社区,梁淑清负责三座高层塔楼的日常服务,到社区的公共区域走访巡逻是她的日常工作。2022年年底,梁淑清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养老管家”,主要负责为社区7户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巡视探访、助洁助行等居家养老服务。“我所服务的老人当中,有独居老人、残疾老人,还有高龄老人,他们的身体情况都不是太好。每周我都会到这些老人家中,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精神状况及相关需求,提供简单的居家照护、卫生清洁、代开药品等服务,陪他们说说话,让他们不孤单,用更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梁淑清说。


据郭庆涛介绍,为了更好地给辖区老年人提供服务,首华物业还建立了由“物业管家”、物业员工和低龄老年人等组成的为老志愿服务队,针对老人生活中遇到的搬举重物、打扫屋子、更换水龙头或灯泡等难题,提供“搬”“扫”“换”三项服务。为此,特地开发了“双暖为老”小程序,页面内用超大号字体简洁地标注着“搬”“扫”“换”三大类服务,老人只需在页面内进行简单操作,就可联系到物业得到相应帮助。“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拓展为老服务内容,逐步完善救、问、陪、订、买、送等功能。”郭庆涛说。


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队伍专业性,首华物业定期组织开展岗前培训、技能实训等,为养老服务人员解读养老政策,分析养老行业趋势,培训康养知识、养老护理专业技能和小程序老人端使用方法等,并开发在线学习、测试、考核程序,及时检验学习成果。


“一刻钟便民服务圈”触手可及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理发店的“门槛”越来越高。对于老年人来说,找个合适的理发店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金顶街三区社区开展“物业服务+养老服务”试点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附近,首华物业将一间闲置用房改造成了便民理发室。记者在理发室内看到,这个房间虽然只有七八平方米,但理发工具和设施等一应俱全,老人理发只需要花10元钱。理发室负责人王师傅告诉记者,社区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还能享受免费的上门理发服务。今年70岁的刘女士患有运动神经炎,平时行动十分不便。王师傅每月都会带上理发工具到刘女士家,帮她理发、陪她聊天。看着自己干净清爽的发型,刘女士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