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河北承德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模式——保障老有所养 鼓励老有所为

核心阅读


  去年以来,河北承德积极优化养老服务: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提供助餐、助医等各类服务,帮助老人实现老有所养;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鼓励年纪较轻的老年人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满足多元需求,让更多老人安享乐享幸福晚年。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响起,家住河北承德高新区滨河社区的赵秀芝几步快走,打开家门。“小胡来啦,快进来!”看是小胡来了,赵秀芝笑眯眯地把她拉进了家门。


  “小胡”名叫胡希英,今年已经68岁了。为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充分发挥退休老人余热,滨河社区组建了老年志愿服务队,通过创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大家“今天为别人服务,明天免费享受服务”。胡希英便是这支老年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身体还硬朗,为高龄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助老服务,不仅可以体现自我价值,以后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特别有意义。”胡希英说。


  去年8月24日,在承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胡希英作为志愿者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的基本情况和日常工作。“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我们‘年轻’老年人的作用,让我们备受鼓舞!”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胡希英仍十分激动。


  建设老年食堂、开展适老化改造、推广“时间银行”……去年以来,承德市积极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将老有所养与老有所为相结合,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安享乐享幸福晚年。


  优化养老服务模式


  不断丰富助老功能


  陪赵秀芝老人聊聊天,顺便再量个血压……很快,1个小时就过去了。


  走出赵秀芝的家门,胡希英打开手机,在“时间银行公益平台”小程序上进行“志愿服务”打卡。“我刚在时间银行上又存了1个小时,时间币总额增加了不少呢!”胡希英笑着说。


  为了进一步完善“时间银行”服务模式,去年11月,承德市高新区推出了“时间银行公益平台”小程序,通过志愿服务打卡,将志愿者服务时长以时间币形式存入个人账户。“以前志愿服务时长只能在社区纸质登记,有时容易漏记,时长也不够准确。现在服务完直接在手机打卡,不仅精准,还能通过小程序进行权益兑换。”胡希英说。目前,全区共有12个社区的基础数据录入公益平台,后期还将探索实现全市范围内时间币的通存通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