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超九成受访者满意广州养老

  20.1万人

  广州一直在加强独居、空巢、失能等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为8类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全市所有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资助5类困难家庭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资助10万多户本市常住的失能、独居、高龄老年人使用“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全市超过20.1万名老年人直接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占老年人口的11.6%。

  观察:

  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

  长者的生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多元的社会主体进行关注和投入。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方面,广州一直积极推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73%的养老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84.48%的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社会力量已成为广州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全市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58家)占全省37%,五星级养老机构(21家)占全省的5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也不断提升,老年人满意度持续提高。

  在消费支撑方面,建立全市统一的照顾需求等级评定制度,由养老管理员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服务方案,精准匹配供需。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803.12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人均月支付2520元,定点服务机构177家,待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实施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采用风险共担的商业保险模式为符合条件高龄老人提供37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和30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待遇,每人每月最高支付500元,实现全市80周岁及以上参加医疗保险的重度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全覆盖。

  “市委、市政府连续10年将养老服务列入民生实事,2017年~2019年市本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比例分别达到64.19%、72%、76.73%,出台了60多份政策指引。”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政策设计、完善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强化支撑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争创全国养老服务先行示范区,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