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铭 通讯员 谭 心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围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的目标,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助餐服务、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等,重点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之盼,让他们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专业的照护服务。
照护更专业 家庭减负担
“母亲患病卧床,不能自主进食,需要依靠胃管注射流食,日常照护是一个大难题。考虑到请保姆开销大,我退休后一直自己照顾她,但长期下来也感觉精力不济。”五里堆街道学卫社区居民李女士的话,反映了长期失能老年人家庭的共同期待——需要价格合适且专业的照护。
2021年,湘潭市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吸引了一批专业照护机构和养老机构进驻岳塘区。当年6月,李女士81岁高龄的母亲成为受益者,由定点服务机构湘潭市夕乐苑滴水埠养护院为她提供上门服务。护理员每月上门服务16次,每次服务1.5个小时,每月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负担960元后,老人仅需支付240元。
“擦澡、理发、按摩、压疮预防护理,这些事情既琐碎又繁重,但护理员总能凭借专业技能,把老人照顾得很好。”李女士认为这是让老人有尊严的养老服务,“自从有了专业机构定期上门服务,我们的家庭负担减轻了,母亲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截至目前,岳塘区有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21家,有2000多位失能老年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照护服务,已实现居家上门照护、社区日间照护、养老机构照护全业态覆盖,缓解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情况。
“双手先从腋下穿过,引导老人身体微微前倾,双腿夹住对方的支撑腿,然后再轻轻转动……”在专业老师的示范下,荷塘街道商城社区的蔡女士学会了如何运用巧劲将失能人员从床上挪进轮椅。蔡女士去年参加了岳塘区民政局举办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后,照顾瘫痪的婆婆时更加从容了。她说:“护理失能老年人很辛苦,最初我们什么也不懂,只是蛮干。参加培训后,不仅掌握了日常护理和康复护理技能,还学会了调节情绪,减轻了心理负担和照护负担。”
记者了解到,岳塘区去年共对150名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开展照护培训。今年,该区将分批培训300人,让更多失能失智老年人得到专业照护。
走心更见行 养老变享老
家住下摄司街道禾花塘社区的董力(化名)老人,因偏瘫长期卧床,由老伴照顾。老两口都年逾八十,由于不愿入住养老机构,保洁、做饭都成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