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坐拥17家豪华股东,经营业绩喜人
再把眼光重点聚焦在国民养老身上,我们知道,国内重仓养老赛道的大大小小保险公司并不在少数,那为何安联唯对国民养老情有独钟呢?《每日财报》分析认为,国民养老强大股东背景,以及目前发展势头迅猛的经营业绩,都对安联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国民养老成立于2022年3月22日,由北京市政府相关方面牵头,十七家股东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以目前即将升至113.78亿元的资本金来看,在寿险公司中排名第14,在10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中排位仅次于平安养老。
不得不提及的是,在公司股东方面,国民养老一“出生”就自带光环加持,股东阵容规模非常庞大,集结了11家大型银行以及证券、保险等17家机构,打破了现有养老保险公司均为“保险系”的旧格局,取而代之的则是“银行系”唱起了主角。
据其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国民养老背后的股东一共有17家,由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六家国有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中信、招商、兴业、民生、华夏等五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及大型证券、大型保险机构、投资实业领域的知名企业组成。
有了明星股东们的保驾护航,在成立一年之久所需交答卷之时,国民养老给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成绩单。
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国民养老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19亿元,较2022年刚成立之时的2.92亿元实现了大幅增长,同比增加了8.27亿元;同期净利润也是相较于2022年的0.49亿元,猛增至2023年末的3.15亿元,增速高达542.86%,一方面要归结于公司的优秀运营,但也与2022年的低基数效应有关。
进入到2024年,国民养老依然保持着较高增长势头,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61家非上市人身险企的正增长公司中,国民养老录得最大增长幅度,保险业务收入增长16.6倍至12.17亿元,这和其开展保险业务较晚有关。同期净利润0.93亿元,取得了14.81%的利润增速。
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仅推出了多款养老理财产品,这也使得他们在投资布局、人才培养输出、产品设计以及销售渠道的建立等方面,都能与国民养老的产品和销售策略实现更为紧密的配合,特别是在增加产品多样性、优化销售成本等方面,能够为国民养老提供显著的助力,为国民养老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
03
依靠股东及关联方“输血”,短板如何克服?
诚然,国民养老业绩增长的背后,也蕴藏一定隐忧。高度依仗股东支持,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外展业延展性不足,就是其当下不得不面临的一大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