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河南荥阳以标准化推动养老服务实现新跨越

以两个老年人服务场景为样板,实现标准应用全覆盖。在试点建设中,荥阳市选取社区养老服务和老年人行政审批服务两类典型服务场景,从规划设计、硬件设施配套、服务事项、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制定《标准化场景手册》,指导一线员工“简单式”操作,切实推动标准实施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能和便捷化程度。

打造养老服务“升级版”

近年来,荥阳市积极推进养老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20项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事项职责下沉到14个乡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共设立320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设有322名民政专干,为老年人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的便捷化水平。

据了解,2021到2023年,荥阳市累计投入养老公共服务资金19.9亿元,年平均增长6.57%,有效保障了荥阳市养老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开展。

设施建设方面,荥阳市严格执行“每百户配建30平方米养老用房”标准,在解决养老用房保障的基础上,大力构建普惠化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建成1家特困供养机构、12家民办养老机构、两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4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73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逐步实现城市“一刻钟”、农村“1000米”居家养老服务圈。

人员配置方面,荥阳市实施以政府政策保障为主导,以3家二级医院、15家乡镇医疗单位、12家企业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计划,目前已开展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家政服务员等老年服务类技能培训近1.5万人次,为荥阳市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同时,荥阳市全面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相结合的“全链式”服务,设立“健康180热线”,通过“健康180指挥中心”调度,统一调配医生及时到达现场就诊,打通群众就诊“最后一公里”,助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目前全市医疗结构适老化改造比例达100%,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100%,医疗结构建立绿色通道和转诊通道比例达100%,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309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77622人;共建成医养结合机构4家,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床位417张;建成医养结合日间照料中心20家,养老床位421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达100%,基本满足了老年人实现“有病及时治疗,无病康复养老”的需求。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下一步,荥阳市将积极落实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构建完善、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启荥阳老龄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