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叶建之介绍,2023年以来,全省持续推动县级失能失智集中照护机构、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和乡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失能老年人分层分类提供照护服务。同时,支持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提质升级,加快推动乡镇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全托、日托、康复训练、基础诊疗等服务,努力满足失能老年人的刚性照护需求。
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分层分类发展,湖南立足全覆盖和可持续做文章,因地制宜依托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和组织等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健康关爱、居家安全、精神慰藉、生活需求等服务。
前不久,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桂岱村的特困老人杨祖申在切菜时不慎弄伤手指。当地“叫醒服务员”李秋月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杨祖申家中,把他送往医院。住院期间,李秋月每天为杨祖申送去热腾腾的饭菜,让他备感温暖。在怀化,像李秋月这样的“叫醒服务员”志愿者已有8600名,他们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方式,与4.47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结对,及时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针对边远山区农村老年人看病难、护理难的问题,石门县以乡镇卫生院、敬老院、村居卫生室为依托,委派业务精湛、年轻有为、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定时定期到有需求的老年人家中,开展暖心服务,受到老年人欢迎。
强化要素支撑 健康发展落地见效
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需要综合施策,久久为功。
湖南各地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和支撑,全省14个市(州)均制订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郴州市、岳阳市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着力解决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职责不明、设施配套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不强等堵点问题。湘潭市、常德市、长沙市通过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有力保障了养老服务用地需求。
长沙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不仅细化全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在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街道整体运营”、智慧养老、老年助餐、养老服务人才“订单班”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还修订全市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和监管办法,优化养老服务资金分配和监管方式。2023年,市级投入1.14亿元,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发展,增强供给主体服务能力,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安全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湖南省民政厅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全省养老机构消防审验达标专项行动,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超过10亿元用于消防设施提质升级,还通过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防诈骗、养老服务监管效能提升、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强化数字信息监管等工作,实现综合监管效能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