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就是治疗师,用技术带动学习,用激情促进体验,我们希望利用非洲鼓的音乐体验,帮助小组成员找到改变的动力,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工作人员表示。
“多彩趣疗”,让认知障碍干预也能很有趣
认知障碍,正愈发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
作为传统老工人新村,四平路街道内60岁以上老人超26000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约33.8%,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2021年,街道成为上海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第二批试点社区,一方面依托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融合高校产学研优势;一方面内部协调辖区资源,广泛开展认知障碍相关的科普教育、干预训练、照护培训等工作。
今年,四平路街道继续深化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工作。本年度项目从2024年6月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完成2000例基础筛查工作,查出老年人存在认知障碍低风险1862例、中风险120例、高风险18例。根据筛查对象的结果,街道会开展针对性干预活动。
除了非洲鼓音乐疗法以外,街道还将开启色彩趣疗、养生运动等干预活动,带着老人们一起画彩色刮画、练八段锦,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对社区内认知障碍风险群体的理解与关爱。
“我们把活动消息宣传出去,居民们明显对非洲鼓的兴趣最浓,这让我们很惊喜。原计划是音乐趣疗、色彩趣疗、养生运动三种活动先后开展,现在看大家热情高涨,正在考虑把非洲鼓活动持续搞下去。”四平路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认知障碍的非药物干预手段还有很多,如怀旧疗法、园艺疗法等,后续街道会根据居民反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打造认知障碍老人精神文化的家园,守护他们的“记忆花园”。
当前,杨浦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2.34万人,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区之一。截至目前,共为6.5万人次老年人提供了认知障碍筛查服务。各街道积极开展贴近社区老年人需求的认知障碍赋能活动,如家属互助会、脑电激活站等,对认知障碍群体与其家庭提供全方位帮助。
文字:汤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