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民政部推进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截至202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亿,占总人口的15.6%。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催生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与此同时,养老服务供需失衡、城乡发展不均、医养结合不深等问题日益凸显。

老龄化浪潮下养老困境如何破解?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有关“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由民政部负责主办。

养老困境凸显亟待破局

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量虽有所增加,但仍“一床难求”;养老院质量参差不齐,想找个高品质的养老院并非易事;许多老年人习惯居家养老,但缺乏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支持,在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困难重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给家庭照护带来沉重负担……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长,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然而,当前的养老服务体系却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养老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

这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多名代表就此展开深入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面临多重结构性矛盾。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王雅丽调研发现,优质养老服务资源极度稀缺,高端设施建设滞后,现有服务模式难以匹配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简陋,服务内容单一,且农村老年人收入偏低,支付能力有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医养结合是解决老年人医疗与养老需求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调研中,代表们发现医养结合在政策衔接、资源整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澍在调研中发现,62.15%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社区医疗供给与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海燕发现多数医疗机构缺乏老年医学科和安宁疗护科,基层医疗与养老机构联动不足、资源整合不畅。

从养老产业层面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部件厂飞机铆装钳工赵平关注到,养老产业标准化程度低,服务与收费标准不统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同时,投资环境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融资渠道不畅,投资者回报预期不明朗。

还有多名代表关注到了养老服务人才短板问题。在全国人大代表、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工厂制造三车间主任孟红娟看来,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匮乏,专业化建设滞后等现象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