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硬核养老之探:泰康医养社区模式全国开花结果






来源:金融界网站

8月底,我驾车去了趟山西长治的岳母家……

长治地处晋东南,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处,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尽管山路不便,我还是特意到了张家沟村,看看久违的张大爷。

到了张大爷门口,看见张大爷依然独自坐在家门口的椅子上,右手扶着拐棍,拐棍依着右腿,左手搭在椅子的扶手上,神情呆滞的对着一个方向张望着,似乎在等待着或者盼望着什么……这跟我上次见到的情景几乎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张大爷的白发比以前又多了一些。

我走上前向张大爷问好:张大爷,在家呢哈?

张大爷转过头,循声看来,一下便认出了我,呆滞的眼神突然变得有些光亮,忙竖起拐棍,欲起身说话,我急忙放下手中的水果,飞步向前,双手扶着张大爷的胳膊,示意让其坐下,并说道:坐坐坐,张大爷,我路过这里,顺便来看看您!

随后,我顺手掰下一瓣香蕉,剥掉皮递给张大爷,张大爷接过来,布满皱纹的手略微有点发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张大爷的老伴前几年过世了,住的房子还是老房子,后墙还用木棍顶着,两个孩子分别在北京和太原工作,都是企业高管,各自也已成家,儿女们只有到了重要的节日,才会回来看望老人家。老人家生活上勉强能够自理,平日没事就在自家门口坐着。

这让我想起了崔京浩的《父亲》那首歌: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但是,张大爷的现实表明,养儿并不能防老,不是儿子不孝,而是儿女长大后大多“山高水远他乡留”。

养老模式之探

总结国际养老模式的经验,养老可分为:机构养老(包括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多种形式)、居家养老、居家式社区养老、乡村养老、以房养老、异地养老、合居养老、售房入院养老等模式。而适合我国的养老模式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式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机构、抱团式养老、候鸟式养老等模式。

那么张大爷为什么不选择养老院形式的机构养老呢?

主要因为在中国人老旧的养老观念里,选择“养老院”养老大多是被子女遗弃和嫌弃的,与子女不孝相关,尤其是华南地区,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宗族概念一直较强。当地崇尚大家族团结群居的生活方式,很难接受让老人独自离开家族前往养老机构。

还有一个问题是常规的“养老院”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住床位毫无居家感,老人强烈的被抛弃感,照护不周,医护不及时,精神空虚等等。因此不被许多老人接受。而且,在很多地区,由于养老院投资大、盈利难、伤亡问题纠纷多、服务人员不足等原因,养老院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