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有多少钱才能安心养老?养老到底需要多少钱?等表现养老焦虑的问题越来越多,说明大家越来越对养老存在焦虑。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养老焦虑呢?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
第一大因素是我国面临着老龄化的趋势,特别是延迟养老的实施,导致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我国即将或者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1%,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加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
据数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每3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中国的老年人数量达到4.87亿,国家统计局数据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在2060年前后达到最高峰,占总人口近33%左右。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养老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意味着延迟退休年龄不仅仅已经进入议事日程,更重要的是已经进入实施阶段。随着延迟退休年龄真的要实施,养老越来越紧迫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虽然说,面对老龄化问题,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因此也让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我国老龄化以后的养老问题。
第二大因素,随着老龄化的来临,养老金缺口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养老金问题
老龄化导致的延迟退休虽然是必要之举,但也导致更多的人担心养老金的问题。毕竟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从“钱”(养老金)的角度看,缴纳养老金的人数与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形成倒挂,从而加大养老金的压力;从“人”(劳动力)的角度看,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在职劳动力会形成短缺。
而人们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未来5-10年时间,中国预计会有8-10万亿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增长率逐步放缓,且出现支出的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的现象。
目前虽然全国养老金不存在缺口但省际之间不平衡,部分省缺口较大。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养老保险基金不存在缺口,但个别省市出现支付口径收不抵支的状况,虽然可以通过全国调剂解决,但如果随着省际之间经济和人口不平衡加剧,这种不平衡会加大。虽然我国的养老金是有保障的,中央转移支付仍然能够确保养老金的发放,但仍然会有人担心特别是一些省份养老金会紧张,导致人们对养老金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