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月13日讯 冬日的阳光温暖地照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北泉村的幸福小院里,1月13日,蓝村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不少来自周边村庄的老人们正在这里休闲娱乐。其中最热闹的当属绘画室,十几位老人正在社工的指导下作画。在蓝村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为辖区80岁以上以及失能失智老人免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按时过来查查血糖,查查血压,再就是打电话了解情况,真上心。”蓝村街道北泉村村民刘竹香说。蓝村街道北泉村家庭医生季德风告诉记者,“谁家有个什么情况,怎么样,我们在村里都很清楚。给他们测血压测血糖,再就是指导他们怎么样用药。”
从即墨区民政局副局长徐泽川介绍,即墨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老年人养老问题,即墨区养老服务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主要养老服务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是以上门服务方式为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即墨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民政部门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为失能半失能的低保或“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已选聘247名服务人员,服务了835名老人;二是由属地政府、卫生院,与社会机构开展三方合作,为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基本医疗等医养结合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18处镇街已有10处落实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房屋资源;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36处;9处街道通过招投标等形式确定了运营组织,青岛维普养老服务产业有限公司、上海九如城养老服务公司和即墨祥泰社会福利中心共3家组织参与即墨的镇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温泉街道、潮海街道、通济街道、龙山街道、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5处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已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在田横岛旅游度假区的周戈庄社区、田横岛社区2个社区开展试点,由24名医生、8名护工,为近1000位老年人上门提供服务。
2013年以来,在各镇街(村庄)新建或整合文体活动中心、老村委等空闲房屋资源,设立专门场所,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日间照料等养老服务,启动社区养老模式。目前,已经在全区建设159处“幸福院”,覆盖全区70%的农村社区;在城区建设45处“日间照料中心”,让附近的老人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晚年生活。
同时,即墨区大力推进机构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即墨区共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15处,设置床位数3090张,截止6月30日,收住入院老年人1148名,收住集中供养特困老年人346名,全区机构入住率约48.3%,人均消费标准为每月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