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养老金上调的概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进入2021年,又到了养老金调整的窗口期,很多人还担心2020年的养老金调整问题。实际上,养老金调整有法律依据和固有的模式,2021年养老金至少有99%的可能性会调整。
第一,国家养老金调整,实际上是2005年建立的制度,至今已经17年时间。根据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调整养老金。等到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也将有关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写入了法律规定。
第二,养老金调整有一个惯性,尽管调整的幅度可能会降低,但是不可能会立即取消。2005年至2015年养老金平均上调幅度一直在10%以上,2016年开始由于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统一调整,养老金上调幅度也开始下降。2016年是6.5%,2017年又降为了5.5%,2018年以来是5%。2020年,几乎不可能一下子直接取消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
第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要综合考虑社平工资和物价上涨。2020年我国GDP预计增长2%左右,基本上我国的社会平均工资也会出现正的增长;2020年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平均增长2.5%,如果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幅不到2.5%就会出现相对贬值的风险,消费者价格指数中的食品烟酒价格指数增长要高于平均值。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以及前后退休人员的公平性,养老金确实有大概率的增长。
第四,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有强力的支撑。2019年末,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高达5.46万亿元。2020年尽管我国实行了减免社会保险费的政策,但是财政补贴这会保险基金规模高达2.16万亿元,预计2020年养老保险基金虽然会出现收支结余为负值,但是一般也就3,000亿元左右。2021年我国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政策恢复正常,而且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还在不断扩大,国家正在努力完善有关制度,吸引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因此,养老基金对于增加养老金的压力不大。
实际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还有社保基金权益2.13万亿元,以应对社会保险的支付风险。国家已经划转10%的国有企业股权充实社保基金,仅中央层面划转的股权就高达1.68万亿元,全国预计能在3~5万亿元以上。
另外,按照国家对十四五规划的建议,我们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虽然说仍然是小步慢走、弹性实施、强化激励的思路执行,但是也将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
所以,尽管2020年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我国经济已经适应了疫情下的常态,2021年养老金会继续实现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