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生态蓬勃发展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应用场景,创新了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并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体系中得到应用。同时5G的崛起更为健康、养老、医疗的发展赋能,在远程手术指导、远程院前救护等场景得到试点应用。二是关键基础技术得到发展。芯片、传感器技术等取得突破:华为“麒麟A1”、华米“黄山1号”芯片在可穿戴设备上得到应用;歌尔推出了包括血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高精度的MEMS传感器系列新品;低功耗、微型化传感技术,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技术、被动式健康监测技术、老年人行为预测算法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发展。三是多种智能终端产品投放市场。健康检测监测产品、智能安防监测产品、智能康复辅具产品、适老化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服务机器人不断从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扩展,并得到应用普及。四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催生出互联网健康咨询、慢病管理等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产业形态,探索形成了多种新兴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提升了健康养老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智慧健康养老行业发展得到规范
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先后开展了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已创建167家示范企业、297个示范街道(乡镇)、69个示范基地。应用试点示范工作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行业标杆,打造了典型案例,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规范化的智慧健康养老发展模式。三部委同时开展了两批次《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制定工作,涉及174项产品及179项服务,为用户在市场上选择产品及服务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为提升行业整体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智慧家庭健康管理腕式可穿戴设备技术要求》《智慧家庭老人手环(手表)技术规范》等智慧健康养老相关标准工作的推进,更是为规范市场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一步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要加强政策引领。《行动计划》已于2020年收官。而近年来,智慧健康养老虽然频繁出现在国家的各类政策文件中,但这些政策涉及的内容普遍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建议在“十四五”期间,研究制定智慧健康养老接续政策,顶层规划产业发展,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整合各类人才、资金资源等,形成发展合力。
二是着力提升养老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各地养老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破现存的数据孤岛问题,促进其他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老龄社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