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数万网友热议养老“痛点”,代关注“角落老人”

希望建立长护险机制,改变“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局面

网友“民声聚焦”在留言中说,根据卫健委统计,我国有超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而这些老人的养老及医疗问题,直接影响了约1亿户家庭。

“对于失能老人,很多养老院不具备看护条件,无法收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也大多只收健康老人。”网友“民声聚焦”认为,应该加大力度,鼓励建设具备医养结合功能的养老院,给老人提供全方位的陪护,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网友“枫”在征集活动中则提到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问题,他说,80后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一旦老人得了慢病,都要面对“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局面,“长期请假在家的话,生计就成了问题,而请一名护工看护老人,现在价格也不低。希望政府层面尽快推广并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解决这样的矛盾。”

多设置公益课程、打击骗子推销产品的“免费课”

家住东区的李先生说,现在的骗子令人深恶痛绝,自己和爱人每天都忙到很晚,有一次跟爸妈聊天才发现,他们连续被三拨打着“免费课”旗号的骗子给骗了,买了价值七八千元的产品。

“现在市面上这么多免费课,究竟有多少是真的?我想微乎其微。建议执法部门开展大清查,对此进行全面打击。”

网友“卑弥呼人”则建议,希望社区、妇联、科协等部门多组织些公益课堂,这样老人们就不会去上骗子们的“免费课”了。

代表委员建言:提高养老金标准减少社保补缴金额

省两会期间,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面向全省发起“征程十四五百姓有话说”征集活动,收集大家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心愿和心声。1月20日,关于养老话题的征集报道发出后,超过5万网友参与讨论,六成以上的投票集中在“无保老人如何养老”这一选项。对网友反映的这些“痛点”,参会的代表委员有什么看法呢?

设养老救助基金、减少补缴金额救助“角落里的老人”

“很多人以为,生活在城市里的老人有诸多保障,肯定生活无忧,其实并不是这样。”省政协委员、农工党三门峡市委专职副主委陈天栋说,还有很大一部分住在城里的老人此前工作并不稳定,或者处于无业状态,基本没有养老保障,可以说是“角落里的老人”。这种情况下,要么补缴数万元的保险费用参加职工养老,要么只能靠城乡养老或者干脆放弃社保。

“到2020年年底,河南全省城乡居民平均养老金水平为每人每月116元,其中待遇水平最高的郑州市每人每月249元。在农村的话,加上低保等各种补助还有可能维持正常生活。但在城市要靠城乡居民养老维持生活显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