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上海:“15分钟居家养老”有了这个新做法

“二是邻避效应明显。”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因为要设置在社区中,在建设运营前受到的邻避效应甚至要比其他医疗、养老类型的机构更加明显,也不乏一些所有手续均合规的项目,因居民反对迟迟不能动工建设或开张运营。

最近,上海在推家庭照护床位试点,为居家老人提供“365天,24小时照顾,有紧急情况15分钟到达”的专业服务。在一些人看来,辗转往返各个点提供服务的成本不低,难赚钱,但徐兵愿意尝试。在他看来,这项服务既能满足老人需求,又能降低服务综合成本,一旦成功,对全国大城市解决养老问题都有借鉴意义。

做养老,关键在人

作为一名搞建筑起家的企业家,徐兵深知养老不是一个快速回本的领域,对于直接服务老人的一般从业人员,这更是一份需要爱心和坚持的工作。他希望社会对养老能多一点理解。

徐兵开养老院十余年,也看过不少寒心事。一位护工照顾老人四五年后,和老人成了朋友,家属也认可,曾送来锦旗感谢,但因为一次意外摔倒,家人立即翻脸,开口说要几十万赔偿,还对护工及院长口出粗言。“老人久坐站立时容易摔跤,有的家属很理解,觉得在家里也会发生,老人没事就好;但有的家属会不依不饶搞事情,让工作人员很灰心。”与此相对应,有的老人坐着容易摔倒,护工用专门的束腹带按规范帮老人固定一下,不理解的家属一看就说这是把老人绑起来了,拍照上传到网上,引发各种非议甚至攻击。

“我们严格杜绝虐待老人,但对于一些专业的处理,以及无法避免的意外,也需要家属、社会给予理解。”徐兵很着急,他直言理解是对养老从业人员最大的支持。养老行业本身就很微利,恶劣紧张的关系,会让投资人、从业人员都不想做养老,不敢做养老。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