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老有所养!中国各省市“十四五”养老产业发展思路分析(图)

中商情报网讯:“十四五”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增长曲线相对平缓,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服务准备的宝贵窗口期。中国十四五规划意见稿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各地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均多次提及养老。

一、中国养老模式介绍

此前,中国众多专家推崇“9073”的养老模式,“9073”是指中国的养老模式,其中90%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由机构代为照顾养老。60~70岁的老人健康状况较好,适合居家养老。另一部分年龄更大、身体不太好的老人需要工作人员照顾,可选社区养老。还有一小部分老人,身体较差,长期没有人照顾,适合机构养老。

目前,国家推崇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形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效劳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效劳。我市居家养老效劳以有偿、低偿、优惠效劳为主,政府购置效劳为辅。“居家养老”是国度推崇倡导的一种养老方式,也契合我国现阶段国情。

二、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背景

1、人口老龄化加剧

我国从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我国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60岁以上25388万人,比上年增加43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18.1%,较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中商情报网讯整理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曾表示,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民政部分析,5到10年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我国将迎来一波养老照护的浪潮,养老服务将接受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2、养老床位缺口大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20.4万个,养老床位合计775.0万张,比上年增长6.6%,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5张。

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到,将增加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床位,提高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从目前来看,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与目标尚有不小差距。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中商情报网讯整理

商务部部长钟山曾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加快,为这些老龄人口提供养老服务,是有很大挑战的。全国老龄人口的床位每年短缺200多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