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互助养老 力争培训养老护理员5000名
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如“集中照护”服务、“集中助餐”服务模式等。不具备集中居住和供餐条件的村,可定期组织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喜闻乐见的老年活动,打造“老年幸福乐园”。
建立农村老年人“结对扶老”制度。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对其他高龄、独居、留守社会老年人,实行“网格化”“划片式”结对帮扶。
培育农村“专兼职+志愿者”养老服务队伍。村级互助养老点可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选聘养老助理,或依托村“两委”成员、村医、基层治理网格员等,至少配备1名兼职养老助理。
积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在农村地区推广家庭养老床位,开展家庭照顾者技能培训等。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人员业务水平,力争到2022年培训院长主管1000名、养老护理员5000名,基本实现所有乡镇敬老院、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护理员均持证上岗。
《方案》还提到,市级财政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对每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及辖区内的村级互助养老点按照平均100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由区县统筹使用。加大政策扶持。按照不低于集中供养对象年基本生活金15%的比例,核定乡镇敬老院、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管理运行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