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人的公司东窗事发后,高管入狱、公司被封,但受害的老人一个个流离失所。
本是想着用房子换来更好的养老,更舒适的晚年,没成想,最后变成了一场空,努力一辈子挣得房子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没了。
03、“以房养老”诈骗有哪些套路?
首先,一些养老公司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在老人密集的小区里宣传,或者开设保健品公司、养老器械公司,吹嘘以房养老的好处,强调房子抵押贷款之后,养老公司每月支付固定利息,利息以房价估值为基数,并代替老人向出借款项的人偿还利息,老人不会承担任何风险。
其次,养老公司会介绍老人认识出借人,让老人与出借人之间签订借款合同,并将房子办理抵押。养老公司带领老人去公证处办理债权公证,如老人违约还款,则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这里,某些以房养老的案例中,养老公司会为老人的债务设定反担保,从而打消老人的顾虑。
再次,养老公司将出借人转到老人账户的借款转走,然后每月向老人支付固定收益、替老人偿还借款利息。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养老公司或突然“消失”,或资金链断裂,停止为老人还款,“以房养老”爆雷。此时,借款人要求老人还款,老人成为债务人,如无力还款,则只能以房抵债。
老人们在刚开始几个月还能收到一些收益,很多老人甚至会介绍朋友办理这种“以房养老”的项目。
一旦作为中间人的公司不还款,受害人就失去了自己抵押的房产,且借入的贷款也已经被骗子公司卷走。仅仅几个月后,老人们的收益便不再到账,更被出资方胁迫还款。
曾经上当受骗的卢阿姨表示:“咱一听有国家背景,就深信不疑了,尤其人家还给看了国家‘以房养老’的政策。就是缺了一份小心,哪儿知道是两回事儿。”
而这些骗局中,最可怕的是,高额利息是真的,借款合同也是真的,公证书也是真的,整个过程中骗子牢牢占据“合法”的位置,骗得老人家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真是细思极恐。
04、老年人该如何防范这类骗局呢?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房子依然是老百姓最值钱的资产,万不可掉以轻心。这几年,骗子们最爱的就是利用信息差设计真真假假的套路,家里的老人们根本分辨不清。
叮嘱老人提高警惕之外,更需要的是子女的关怀和帮助。要经常劝告家里的老人,小恩小惠也好,高息高收益也罢,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好事,不要脑袋一热就拱手交出了房产证,还签下了“卖身契”。
不要轻信投资高额回报的言论,克制赚钱心切的心理。老年人应多与家人、子女协商,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了解公司运营状况,经多方论证再谨慎做出投资理财决定。